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贺行军陆大夫796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月日。
布衣李翱寄贺书谨再拜大夫阁下。
窃闻阁下白宰相
使汴州人执邓惟恭归于京师
奏天子处其轻重生死罪。
伏睹诏书。
惟恭死罪。
俾永为黔首于汴州
九月时上宰相书言政刑。
中有词曰。
亲戚怀二。
杀之可也。
况怀二且非亲戚哉。
当是时。
惟恭在其位。
故不直书而微其词。
然则惟恭之罪。
闻知于四方。
其孔甚已。
呜呼。
乱本既除矣。
自兹日厥后。
汴宋颍亳人其无事矣。
岂汴宋颍亳人而已。
实天下皆受其利。
昔阁下为建州刺史
人足食与衣。
且知廉耻礼义。
治平为天下第一。
其为信州
建州也。
其为汝州
信州也。
汴人苦其政。
失其心。
十五年矣。
久则不易变矣。
亦惟阁下孜孜不怠。
汴州汝州也。
天下莫不幸甚。
则喜乐乎万世之民。
所以然者。
夫陋巷短褐躬学古知道之人。
其所以异于朝廷藩翰大臣王公卿士者。
口未尝餍乎肥甘尔。
体未尝焕乎绮纨尔。
目未尝悦乎采色尔。
耳未尝乐乎声音尔。
居处未尝宿乎华屋尔。
出游未尝乘乎乘黄尔。
禄利未尝入于家尔。
名字未尝得进于天王尔。
其如此而已。
至若忧天下之艰难。
幸天下之和平。
乐天下之人民。
得与其身臻乎仁寿。
思九夷八蛮解辫发椎髻。
同车书文轨。
则虽朝廷藩翰大臣王公卿士。
亦未必皆甚乎陋巷短褐躬学古知道之人者也。
若必皆甚焉。
则天下之理得日变化。
可以如响之应乎声也。
故天地山川草木鳞羽之瑞有一可以为升平之符者。
时政有一可以教民者。
藩屏之臣有一可以长人行化者。
则未尝不私自喜乐也。
万类含育有一伤和平之气者。
夷狄蛮戎之俗有一咈乎道者
时政有一不毗于下民者。
则未尝不私自忧惧也。
而况其远者大者乎。
天下之一善。
故不足以喜乐。
然多其善。
则太平之基。
可庶几乎。
天下之一不善。
故不足以忧惧。
然累其不善。
则颠覆之形。
殆将至也。
太平之基。
颠覆之形。
从政者之所喜乐忧惧尔。
其为布衣守道之人不同任。
如耳之不司采色文章也。
而与知之者。
士之躬学古知道者
固与夫天下百姓同忧乐。
而不敢独私其心也。
虽不肖。
未尝瞬息动心而不景行乎此也。
是以忧乐乎万世之民也。
亦惟少加意焉。
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