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疏表 其五 疏绝进献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以为自建中以来。税法不更。百姓之困。巳备于前篇矣。今节度观察使之进献。必曰军府羡馀。不取于百姓。且供军及留州钱。各有定额。若非兵士阙数不填。及减刻所给。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于百姓。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亏三代之法。公托进献。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也。比年天下皆厚留度支钱蓄兵士者。以中原之有寇贼也。今吴元济李师道皆枭斩矣。中原无虞。而蓄兵如故。以耗百姓。臣以为非是也。若选通达吏事之臣三五人往诸道。与其节度使团练使言。每道要留兵数。以备镇守。责其兵士见在实数。因使其逃亡不补。自可以每年十销一矣。告之以中原无事。蕃夷可虞。每道宜配兵若干。取其衣粮。以赐边兵。而召战士。使边兵实。则蕃夷不足虑也。夫钱帛皆国家之钱帛也。宜作明法以取之是也。若使通达吏事之臣往使焉。虽其将帅之不尽诚者。亦不敢有所隐矣。今受进献。则节度使团练使皆多方刻下为蓄聚。其自为私者三分。其所进献者一分也。是岂非两税之外。又加税焉。百姓之所不乐其业。而父子夫妇或有不能相养矣。父子夫妇不能相养。而望太平之兴。虽妇人女子皆知其未可也。臣故曰绝进献以宽百姓税租之重。则下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