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虚舟赋(以浩然任触君子之心为韵) 唐 · 樊阳源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四
元理可得。真宗可寻。
虚舟不系。同大道之无心。
每悠悠而去住。恒泛泛而浮沈。
寂虑为徒。必澄淡而方息。
在物无竞。信风涛而莫侵。
体合道枢。来凭积水。
本流谦以处顺。宁遇坎而斯止。
类善行之无迹。似至人之虚己。
或沿或沂。非假功于楫师。
载沈载浮。亦奚劳于舟子。
若乃景绝游氛。川息波文。
荡漾无阻。逍遥不偫。
则鼓枻者未足与议。摧撞者不得而云。
故曰动以贞胜。而静为躁君。
观其浮广川之洋洋。混长澜之浩浩。
不拘同放旷之怀。无著体希夷之道。
殊青翰之见重。等元珠之为宝。
惟斯道全。谁曰不然。
任东西之漂荡。随风水之推迁。
中含虚而自若。外守正以无偏。
逢流则行。靡惊鼋鼍之穴。
安波自往。空思之仙。
动息靡常。去留不禁。
以虚而受。殊乎小器易盈。
可济不通。非曰不胜其任。
处静安卑。乘流任时。
浩然独逝。邈矣谁追。
想好风于曲岸。避巨浪于中坻。
且没迹于寂寥。楫棹何从喧矣。
是无争于触击。绋纚焉得维之。
是则虚其舟川得以宁。虚其心人寡于欲。
既与道而合契。亦无情于相触。
苟思理之未忘。谅无惊于宠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