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清河县开国男太师崔公神道碑84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太师讳陲字平仲
清河东武城人太公望既封于营邱。
子伋嗣侯。伋之孙曰穆伯。
食邑于崔。遂以为氏。
后十四世至秦末东莱侯意如东莱之子伯基。
始居清河。又十五叶生炎。
为魏名臣。又九叶生休。
后魏七兵尚书七兵之弟曰寅。
为乐安太守。公即乐安八代孙。
始以阀阅授郑州参军。力行好学。
子道以孝闻。处伯仲间以友闻。
读易至编绝。以精易闻。
至德中。时有边警。
从师出征。公少有奇志。
思越拘挛以自奋。乃作伐鲸鲵赋以献。
既上闻。果器之。
会第五丞相以善言利得幸。尽付利权。
始有盐铁使之官。慎选寮属。
表公为介。转临晋县
处烦应卒。铓刃不顿。
再迁至大理评事。府罢。
河中府司隶参军太子司议郎韩晋公时为户部侍郎
掌邦赋。急于用才。
荐公为监察御史。主河东租庸之务。
寻转殿中侍御史。复迁侍御史
京东和籴使。建中初
德宗始亲万几。储精治本。
汉宣与我共此之叹。谓史臣求可当二千石良者。
遂以公带本官权知袁州刺史。期月有成。
诏书显扬。就加真秩。
益以金紫。居无何。
韩晋公丞相。制国用。
思公前绩。乃传召之。
京师。授检校户部郎中
辑池盐于蒲。修牢盆。
谨衡石。煎和既精。
饴散乃盈。商通而荐至。
吏惧而循法。民不絓网而国用益饶。
岁杪会其所入。赢羡什伯。
诏下褒其能。转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且加五等之爵。方倚以重任。
天富其才而不遐其福。享龄六十有五。
贞元七年二月二日。遘疾卒于官。
上闻悼之。即降悯策赠郑州刺史
赍钱五百万。以备饰终之礼。
明年八月二日。返葬于成周之偃师
从世墓也。夫人陇西李氏。
汾州司户参军咸一之女。生才子六人。
长曰邠。及公终时已为左拾遗
后至太常卿。次曰酆。
太府卿。次曰郾。
外台尚书。次曰郇。
今为廷尉。次曰鄯。
执金吾。季曰郸。
太常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今为尚书侍郎平章事如故。
惟夫人为姑臧冠族。以蘩组紃辅佐君子。
为令妻积三十馀年。以慈俭忠厚训诫诸子为贤母二十有三年。
永贞之初顺宗践阼。
泽流百叶。长子邠时为词臣草册书。
以文当晋阶。遂上疏乞移荣于亲。
俞之。特封清河郡太君
士林耸慕。皆自痛其不及。
邠为太常。酆为大农
咸白发贵绶。以奉膳羞。
诸季皆翩翩人杰。各以簪裾给事左右。
愉愉然承顺无违。鼎钟致养。
居然一室雍熙太和。言世荣者举无以比。
以子贵累封赠至凉国太夫人元和八年三月十六日捐馆舍。
寿七十有九。是岁十月十八日合祔。
太常尚书暨今相国。皆自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凡五贡贤能书。得士百四十有八人。
言兄弟者。许为人瑞。
崔氏之门六人。皆入南宫赐金紫。
其间三人历入侍郎。统而论。
四卿一相。两连率。
翰林学士。一执金吾
言冠冕者。许为世雄
姑臧李范杨卢世为婚媾。入于婚党。
无第二流。言门阀者。
许为时表。太常二子。
亦以才能同入尚书。璜为吏部郎
瓘为司勋郎。其他支孙未登金闺籍者。
诜诜然鱼贯而进。文业甚富。
而孝谨不衰。猗欤君子之泽。
其所从来。远而有光已。
开成已未岁七月甲辰相君受诏于朝廷。
始操国柄。仲月。
奉常事于家。礼成起慕。
悄然永怀曰。古者卿大夫庙有鼎。
墓有碑。皆铭之以纪先德也。
今备位宰相。敢不扬前人之耿光。
乃俾家老条白事功。资于学古者徵其词。
尚信也。又命宗祝卜柔日告于庙。
尽诚也。仪甚备而敬有馀。
斯所谓达礼之君子。遂刊勒如式。
揭于道周。铭曰。
奕奕四姓。崔为之冠。
瞻其门墙。倬若云汉。
善积家肥。子孙多才。
如彼榱栋。必生徂徕
太公之后。弥二千祀。
累如贯珠。倬见图史。
允太师。丕承德基
构于其堂。亦既塈茨。
生逢艰虞。中外交师。
献赋伐叛。忠存乎词。
兵兴事丛。飞挽四驰。
历践剧职。视险如夷。
乃主平籴。乃分符使。
治粟为邦。其道一致。
蒲实近地。盐为利浤。
使车来思。刬弊立程。
吏廉商通。岁倍其赢。
奏课连最。德音张明。
就加执法。好爵兼荣。
天付之才。不与寿并。
生树德本。殁扬淑声。
里巷罢舂。音乐为停。
赠襚之礼。冠于公卿。
万石贻训。根于孝友。
太公种德。乃稔身后。
家有令子。妻为寿母。
二十馀年。人伦之首。
六子来侍。如龙如虎。
众妇来馈。维筐及筥。
佩玉鸣环。交响庭户。
申申秩秩。欢不踰矩
昔为望族。今为兴门
天爵人爵。蔚然两尊。
先德阴骘。黕如垂云。
孕和合粹。濯润本根。
景亳之原。图书之川。
汤陵之坛。磅礡回环。
世安其神。世嗣其贤。
聆德音者。拜于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