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明贽论814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古之人动必有以将意。
故执贽之道。
自天子达焉。
夫芬芳在上。
臭达于下。
而温粹无择
有似乎圣人者。
鬯也。
故用于天子。
清越而瑕不自掩。
洁白而物莫能污。
内坚刚而外温润。
有似乎君子者。
玉也。
故用乎诸侯。
执之不鸣。
刑之不嗥。
似死义者。
乳必能跪。
似知礼者。
羔也。
故卿执焉。
在人之上。
而有先后行列者。
雁也。
大夫执焉。
耿介而一志者。
雉也。
故士执焉。
视其所执而知其任。
是故食愈重而志愈卑。
位弥尊而道弥广。
耿介之志。
惟士得以行之。
何也。
务细而所试者寡。
齿卑而所蔽者众。
言未足以动听。
故必激发以取异。
行未足以应远。
故必砥砺以沽闻。
借令由士为大夫
舍雉而执雁。
其志也随之。
故耿介之名。
不施于大夫矣。
况其上乎。
然则为士也不思雉之介。
为卿也能思羔之礼欤。
今夫或者不明分推理而观之。
则曰此居下而嗜直者。
是必得志而稔其讦矣。
彼当介而务宏者。
是必处高而肥其德矣。
曾不知讦当其分。
则地易而自迁。
宏非其所。
则志遂而无制矣。
于戏。
责士以卿大夫之善。
犹喻君以士之行耳。
余以执贽之道得其分。
苟推分明矣。
求刑罚之僭滥。
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