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论上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穷阨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刺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蹠蹻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之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艺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斩材窾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族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人事耶。惟告虔报本肆类授时之礼。曰天而已矣。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招。奚预乎天耶。法小弛。则是非駮。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耶。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而祸亦可以苟免。人道駮。故天命之说亦駮焉。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夫实已丧而名徒存。彼昧者方挈挈然提无实之名。欲抗乎言天者。斯数穷矣。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耶。我蹈道而已。法大弛。则其人曰。道竟何为耶。任人而已。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駮焉。今人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