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门下武相公813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某启。
去年本州吏人自蜀还。
伏奉示问。
兼赐衣服缯䌽等。
云水路遥。
缄縢贶厚。
恭承惠下之旨。
重以念旧之怀。
熙如阳和。
列在缃简。
苦心多感。
危涕自零。
惊神驿思。
若侍颖杖。
伏以圣上注意理本。
求国桢。
外台报政之功。
宣室前席之事。
重下丹诏。
再升黄枢
偫情合符。
和气来应。
况八柄所在。
三人同心。
叶台座之精。
膺俊杰之数。
谈笑于规随之际。
从容于陶冶之间。
物皆由仪。
人识所措。
某久罹宪网。
兀若枯株。
当万类咸悦之辰。
抱穷途终恸之苦。
清朝无绛灌之列。
至理绝之嫌。
此时不遇。
可以言命。
嗟乎。
一身主祀。
万里望枌榆之乡。
高堂有亲。
九年居蛮貊之地。
从坐之典。
固有等差。
同类之中。
又寻牵复。
顷在台日。
获奉准绳。
指吏途于桉谳。
遵文律于章奏。
藻鉴之下。
难逃陋容。
炎凉载移。
足见真态。
违间左右。
沈沦遐荒。
岁月滋深。
艰贞弥厉。
缅想受谴之始。
他人不知。
属山园事繁。
孱懦力竭。
本使有内嬖之吏。
供司有恃宠之臣。
言涉猜嫌。
动碍关束。
城社之势。
函矢纷然。
弥缝其间。
崎岖备尽。
始虑罪因事阙。
宁虞谤逐迹生。
智乏周身。
又谁咎也。
伏以赵国公顷承顾遇之重。
高邑公夙荷见知之深。
虽提挈不忘。
而显白无自。
盖以永贞之际。
皆在外方。
虽得传闻。
莫详本末。
特哀党锢。
亟形话言。
自前岁振淹。
命行中止。
或闻舆论。
亦悯重伤。
伏遇相公秉钧
辄已自贺。
傥重言一发。
清议攸同。
使圣朝无锢人。
大冶无废物。
自新之路既广。
好生之德远彰。
偫蛰应南山之雷。
穷鳞得西江之水。
指顾之内。
生成可期。
伏惟发肤寸之阴。
成弥天之泽。
回一瞬之念。
致再造之恩。
诚无补于多事之时。
庶有助于阴施之德。
无任恳悃之至。
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