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淮南杜相公西戎801年9月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臣佑言。臣一辞阙庭。
已经二载。官当重任。
身受厚恩。既怀子牟阙之心。
又负臧文窃位之责。思所以歌颂圣德。
俾补箴规。尘露至微。
不任恳迫。臣远祖诗。
显名汉代。出牧南阳
谠言善策。随事献纳。
忠醇之至。闻于中外。
遗风可袭。有激愚衷。
臣是以辄竭闻见。粗陈梗概。
虽不尽陛下圣明万分之一。然臣子之心。
有直必献。伏惟皇帝陛下德合天地。
道跻文武。弛张普博。
上法阴阳。气均生成。
人沾亭育。凡是氛沴。
覆以春和。销除容纳。
皆如圣意。宽宥肆赦。
实赖皇明。河中诛锄。
不劳兵革。淮右底定。
不戮一人。庆浃万邦。
事出千古。近又西戎背约。
寇犯王师。陛下宏贷豺狼。
矜其凶悍。布以恩泽。
果此知惭。功因德成
不以兵革。故诗云猃狁孔炽。
书称蛮夷猾夏。臣观自古帝王
不忍小忿贻大患。故竭耗中国。
尽心边陲。至必灭昆明之城。
大宛之种。岂足发辉皇猷。
增荣简册。故贤哲之论。
薄卫霍之功。陛下镜历代无益之端。
修大君文德之教。遂得北狄深藏。
五城晏闭。百蛮向化
四海无虞。惟此小蕃。
尚迷圣教。陛下示之大信。
宏以旧恩。虽关防暂惊。
而烽燧旋罢。臣负恩方镇。
初惧寇戎。正于忧迫之时。
果闻仁圣之谕。攘却凶孽。
不劳干戈。臣静思远图。
为国久计。莫若存信施惠。
多愧其心。岁通玉帛。
待以客礼。昭宣圣德。
择奉谊之臣。恢拓皇威。
选谨边之将。积粟塞下。
坐甲关中。以逸待劳。
以高御下。重以金玉之赠。
结以舅甥之欢。小来则慰安。
大至则严备。明其斥候。
不挠不侵。则戎狄为可封之人。
沙场无战死之骨。若天下无事。
人安岁稔。然后训兵。
命将破虏。摧衡原州
营田灵武。尽复旧地。
通使安西。国家长算。
悉在于此。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苟未可图。
岂宜容易。此皆陛下朝夕倦谈之事。
前后立验之谋。臣质性顽疏。
筹画庸近。受恩非据。
敢忘献忠。犬马之心。
实所罄尽。谨遣某官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