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天文述 中唐 · 欧阳詹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八
天虽覆育生生。
如其情。
则或与或否。
其与也非徒与。
其否也非徒否。
受命有生生者。
率其道反其道之致焉。
率则与。
反则否。
斯理也。
固必信至皇帝以孚。
皇唐百七十有一载。
皇帝御宇之十四祀也。
岁在辛未
贞元七年
其受命率道天与生生如情之与。
神哉灵哉。
明允惠和哉。
是岁之天也。
亭乎其正。
洞九霄之清澈。
清澈之中。
若有伺夫有求者。
郁乎其变。
浮五色以薰郁。
薰郁之中。
若有察夫所厌者。
称物之性。
应时之欲。
手足之赴人心。
羽翼之循鸟情。
农夫在畦。
蚕妇在林。
商或舟车。
工或𡋺雘。
愿燥愿湿。
罔不从志。
其馀则三光序流。
六气时行。
上至事事。
下洎营营。
羽毛鳞介。
勾甲芽萌。
求诸濡渥则常雨。
求诸煦旭则常晴。
求诸吹荡则常风。
求诸恬谧常宁
求诸烟云则常阴。
求诸日月则常明。
非不雨也。
非不晴也。
非不风也。
非不宁也。
非不阴也。
非不明也。
合雨而后雨。
物不乏其雨。
合晴而后晴。
物不乏其晴。
合风而后风。
物不乏其风。
合宁而后宁。
物不乏其宁。
合阴而后阴。
物不乏其阴。
合明而后明。
物不乏其明。
实皇帝知上帝以生生为己物。
与其祸福配己得失而寘之。
钦若兢若。
温如穆如。
心性二仪。
支体四时。
似续上元之效。
与夫人子能领父之忧。
承父之命。
继堂绍构得其心。
赠遗献酬惬其衷。
则财贿器物。
唯意是役。
牧圉台隶。
惟意是用。
以其役无不当也。
以其用无不宜也。
德胜隋。
天实维唐。
皇帝则唐天第九子也。
既克负荷。
上天所以唯意焉。
且烟云风雨。
亦天之财贿也。
日月星辰。
亦天之器物也。
神祇精灵。
亦天之牧圉台隶也。
是以皇帝动息神祇莫不随。
旨趣精灵莫不申。
肃穆寂寥。
骆驿虚无。
囊箧日月。
管钥风雨。
敬恭诛责。
而启闭多少之故。
将荫休施烟云。
若自诸帷幕而使舒张矣。
将洒润散风雨。
若自诸盆翣而使浇扇矣。
将烜清昼布阳德
若自诸垆灶而使燀灼矣。
将光幽夜启阴灵。
若自诸灯烛而使昭明矣。
处置唯滋。
含灵不折。
莓莓熙熙。
盖子祇父慈。
相为福釐也。
凡书恶记善。
史官之职。
箴人述德。
或人所通规。
鲰生则人之一夫耳。
讴吟日用而为之志。
若简册已载。
复何言哉。
傥犹未也。
庶补其阙。
是岁也。
扶风窦公参河中董公晋辅政之三年。
赵郡李公纾为天官之四年。
范阳卢公徵为地官之元年。
范阳张公濛为春官之三年。
昌黎韩公洄夏官之三年。
吴郡陆公。
贽同为夏官之二年。
京兆杜公黄裳秋官之二年。
清河张公彧为冬官之五年。
太宰六官
于天子之为理棼澄派而清洪流者。
故列于斯志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