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学生何蕃799年12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馀年矣。
岁举进士。学成行尊。
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齿。
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
司业祭酒撰次之偫行焯焯者数十馀事。以之升于礼部。
而以闻于天子。京诸生以荐名文说者。
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者比肩立。
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所不合者。
以是无成功。淮南人
父母具全。初入太学
岁率一归。父母止之。
其后閒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
不归者五岁矣。纯孝人也。
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
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
乃闭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馀人。
又以之义行言于司业先生城。请谕留
于是太学祭酒。会阳先生道州
不果留。欧阳詹生言曰。
仁勇人也。或者曰。
太学诸生不为非义。
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
惠之大小。必以力复。
斯其所谓仁欤。之力不任其体。
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
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
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
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
兹非其勇欤。惜乎之居下。
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
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
泽者卑。高者流。
卑者止。是故之仁义充诸心。
行诸太学。积者多。
施者不遐也。天将雨。
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
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
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
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
吾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