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稹魏宏简奸状疏 中唐 · 裴度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臣闻主圣臣直。今既遇圣主。
辄为直臣。上荅殊私。
下塞偫谤。誓除国蠹。
无以家为。苟献替之可行。
何性命之足惜。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恭承丕业。
光启雄图。方殄顽人之风。
以立太平之事。而逆竖搆乱。
震惊山东。奸臣作朋。
挠乱国政。陛下欲扫荡幽镇。
先宜肃清朝廷。何者。
为患有大小。议事有先后。
河朔逆贼。祗乱山东
禁闱奸臣。必乱天下。
是则河朔患小。禁闱患大。
小者臣等与诸道戎臣。必能剪灭。
大者非陛下制断。非陛下觉悟。
无计驱除。今文武百寮。
中外万品。有心者无不愤怨。
有口者无不咨嗟。直以威权方重。
奖用方深。有所畏避。
不敢抵触。恐事未行。
而祸已及。不为国计。
且为身计耳。臣比者犹思隐忍。
不愿发明。一则以罪恶如山。
怨谤如雷。伏料圣明。
自必诛殛。一则以四方无事。
万枢且过。虽纪纲潜坏。
贿赂公行。待其贯盈。
必自颠覆。今属凶徒扰攘。
宸衷忧轸。凡有制命。
系于安危。痛此奸邪。
恣其欺罔。干乱圣略。
非止一途。又与翰苑近臣。
结为朋党。陛下听其所说。
则必访于近臣。不知近臣已先私相计会。
更唱迭和。蔽惑聪明。
所以臣自兵兴以来。所陈章疏。
事皆切要。所奉书诏。
多有参差。蒙陛下委寄之意不轻。
被奸臣抑损之事不少。臣与佞倖。
亦无雠嫌。祗是昨者臣请乘传诣阙。
面陈戎事。奸臣之党。
最所畏惧。知臣若到御座之前。
必能悉数其罪。以此百计。
止臣此行。臣又请领兵齐进。
逐便讨贼。奸臣之党。
曲加阻碍。恐臣统率诸道。
或有成功。进退皆受羁牵
意见悉遭蔽塞。复与一二憸狡。
同辞合力。或令两道招抚
逗留旬时。或遣他州行营。
拖曳日月。但欲令臣失所。
使臣无成。则天下理乱。
山东胜负。悉不顾矣。
为臣事君。一至于此。
且陛下前后左右。忠良至多。
亦有熟会典章。亦有饱谙师旅。
足以任使。何独斯人。
以臣愚见。若朝中奸臣尽去。
河朔逆贼。不讨而自平。
若朝中奸臣尚在。则河朔逆贼。
虽平无益。臣伏读国史。
代宗之朝。蕃戎侵轶。
直犯都城代宗不知。
盖被程元振壅蔽。几危社稷。
当时柳伉。乃太常一博士耳。
犹能抗表归罪。为国除害。
今臣所任。兼总将相
岂可坐观凶邪。有曀日月。
臣不胜感愤嫉恶之至。谨附中使奉国奉表以闻。
倘陛下未甚信臣。犹惑奸党。
伏乞出臣此表。令三事大夫与百寮集议。
彼不受责。臣合伏辜。
天鉴孔明。照臣肝血
但得天下之人。知臣不负陛下。
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