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宰相书 中唐 · 陆长源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
月日。太中大夫汝州刺史御史中丞本州防禦使陆长源谨奉书相国閤下。
相公以命世之略。应佐时之器。
发文苑之鸿猷。继台庭之盛业。
圣上倾心。以待相公之启沃。
天下侧耳。以待相公之政理。
岂得与房杜异日。而不与苏宋同年哉。
某比在朝廷。接君子之步武。
听哲人之语言。区区之诚。
愿尽于此。今上聪明英武。
汉魏以来。贤君哲后未有如今上者。
自临极以来。宰相未有如房杜苏宋者。
何偶圣之有期。而得贤之无路。
盖有以也。夫诫人之失。
亦由端其躬。而后求影之直。
宰相者。导生人之本。
稽政化之源。正辞以固之。
平气以待之。物有其官。
官得其人。则提纲而网目张。
振领而毛裘举。至如移制度。
平军国。事关社稷者。
斯在宸衷。犹望宰相自古况今。
献可替否。其馀朝廷之常典。
偫司之阙务。弛张由于下笔。
指顾在于一言。使政归常典。
理革前弊。和气浃于下。
清风穆于上。自然宰辅之事行。
弼谐之义畅。何必舍其易而攻其难。
犯龙鳞之不测。蹈虎尾而莫顾哉。
宰相之寄也。在于用贤。
贤不滥而人自理。次于秉政。
政不挠而国自安。用贤者。
除改是也。秉政者。
赏罚是也。其用贤也。
绝党与。舍憎嫌。
使韦弦各施。轮辕适用。
顷者之用人也。声利以挠其心。
爱恶而昏其识。以枉为直。
破觚为圆。除改出于门庭。
赏罚随其情欲。求道行事举。
其可得乎。且尚书六司
天下之理本。兵部无戎帐。
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
金仓不司钱谷。光禄不供酒。
卫尉不供幕。秘书校勘
著作不修撰。官曹虚设。
禄俸枉请。计考者假而为资。
养声者籍而为地。一隅如是。
诸司悉然。欲求网目张。
裘毛举。其可得乎。
宰相之职也。且栋倾者正之。
则屋无压焉之惧。疾甚者攻之。
则人无祲沴之患。正倾在于良匠。
攻疾在于良医。故政化失。
谏臣得抗疏以论之。败累兴。
宪官得持法而绳之。谏臣须謇謇匪躬之士。
宪官须孜孜嫉恶之人。今悉求温润美秀沈默宏宽者为之。
盖北辕适楚。圆凿方枘
欲求扶倾愈疾。其可得乎。
贞元初。兵戈初解。
蝗旱为灾。邑多逃亡。
人士殍馁。至使官厨有阙。
国用增艰。王制曰。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
无六年之蓄。曰急。
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
民无菜色。然后天子之食。
日举以乐。今岁丰年稔。
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
实太仓之储。岂可慢易于丰贱之日。
危急于凶荒之际。比年国家和籴。
殆不得人。文帐空存。
仓廪不实。是由赏罚之典旷。
奸滥之吏生。此亦宰相择人之过也。
某之州。户口减一万。
兵数无二千。率供
率供。傥四气或爽。
一岁无年。实恐投奸有虞。
为累非浅。况率土州县。
其事略同。古人云。
旱则资舟。虽在丰稔之时。
须为凶险之备。此亦宰相之职也。
蝗旱之时。圣上忧畿县凋瘵。
亲择台省十人。出为畿令。
其后京畿稍理。皆擢以大郡。
则圣上旌贤赏功之意也。顷来度支敕符皆云。
刺史县令以户口减殿一人。赋敛增最一人。
与者骞腾于廊庙。嫌者沈沦于草莽。
欲求其为恶者惧。为善者劝。
其可得乎。此宰相之职也。
况今北虏和亲。縻费转甚。
西戎作梗。边鄙未安。
所望求方召之才。选甘傅之将。
联营朔裔。复河外之城。
振旅湟中。收陇右之地。
田单匹夫也。败乐毅乘胜之师。
谢艾书生也。破麻秋劲锐之卒。
岂有其时而无其人哉。在用与不用耳。
此亦宰相之职也。太宗得房杜。
贞观之政成。元宗得苏宋。
开元之业泰。今相公居庙堂之上。
当台衮之任。与房杜苏宋。
列于青史。宁肯昵亲爱。
行肺腑。踵覆车之辙哉。
某齿发向衰。志力犹在。
遇贤相。逢明时。
亦愿一豁平生。少展微分。
不然者。老于泉石。
亦求仁而得仁。某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