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故通议大夫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上柱国权公文集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三
叙曰。
三代之理。
曰忠敬文。
文之为也。
上以端教化。
下以通讽谕。
其大则扬鸿烈而章缉熙。
其细则咏情性以舒愤懑。
自孔门偃商之后。
荀况孟轲
宪章六籍。
汉兴
刘向贾谊论时政。
相如子云著赋颂。
或闳侈巨丽。
或博厚遒雅
历代文章。
与时升降。
其或伯仲之閒。
齐名善价。
以德行世其业。
文学大其门。
则又鲜焉。
公讳若讷。
字某
天水略阳人
其先武丁生子。
手文命氏。
在殷周閒。
为诸侯国。
楚灭秦迁。
始居汧陇。
甘泉安邱之明德。
宜昌鄜城之勋力。
胙土启封
三叶弥大。
以至平凉公文
诞生滑州匡城县崇本。
匡城府君第二子。
纯嘏粹气。
积为清和。
文谊内富。
英华外发。
弱冠与伯氏无侍叔氏同光游太学
连登上第。
由是士林风动。
一时向慕。
言文章者。
实归公门。
永徽开耀之后。
以人文求士应诏
累践甲科。
极天人之际。
陈教理之本。
坚疏古义。
纳忠本朝。
晋州霍邑县四迁至咸阳
右补阙起居郎
中宗时
尝以禁中书籍编脱缪。
诏朝廷文学大官十人绪正之。
而公以秩卑名重。
特居其选。
时拜贶于执事者。
公曰。
此君命也。
又何私焉。
比及已事。
彼皆转职。
独用砥矢之道。
不得居中。
出为蜀州司马
梓州长史彭州别驾
吾道一贯。
虚舟其心。
士师之退黜恬然。
海沂之咏歌日茂。
歙州刺史
桂州都督梓州刺史
用中和清净之政。
化悍戾剽轻之俗。
三郡蔼然。
有邹鲁之风。
方谓入掌典谟训诰之文。
外当十联九牧之寄。
寿违其量。
自古同悲。
以某年月日。
奄捐馆舍。
享年若干。
而伯氏官至成都
叔氏官至长安丞。
皆有盛名。
而无丰禄。
此其所以为善者惑也。
公自布衣时。
与许国苏公友善。
彭原上计京师
而许国当轴
道旧欢甚。
歌诗祖饯。
或谂公加敬异数。
且以为孟晋之机。
公曰。
交道旧矣。
岂迁于物。
若然者。
是薄苏公也。
所不忍为。
处之如初。
礼不暂屈。
其持操前定。
皆此类也。
陈伯玉于下辈。
卒成大名
其他所与游者。
皆钜儒宿学。
天下贤士。
公殁后二十馀年。
德舆先人筮仕河朔
始类公之文章为三十卷。
成都府君长安府君各二十卷。
未遑序引。
遇幽陵兵乱。
故其篇皆亡。
德舆既龀而孤。
莫知世德。
逮志学之岁。
距公之下世。
年逾四纪。
咨谋于诸父兄。
故德善行义。
不得其详。
至大历末
方获其文百馀篇。
其学富。
其才雄。
贾生之正。
相如之丽。
大抵以彩错峻拔。
使善否章明为主。
至于吻机楗于动用以□其情。
则栖隐赋归山赋。
体物比事。
极风人之丽则。
则喜雨赋悲秋赋。
俶傥闳达。
以文艺自任。
则诣乐城公奏记吏部李二侍郎书。
叙家风世德。
以识幽壤。
则司田大夫水部员外二世父墓志。
记时贤循吏。
绩用行实。
则刘冯翊梁万年郑拾遗志铭。
缘情遣词。
写境物而谐律吕。
则寄蜀中旧游诗蜀国吟拟古横吹曲。
其馀表笺启铭赞序述。
合而类之。
列为十卷。
盖于公述作。
三之一也。
幸而异日尽获公之遗文。
则当求主文者为之序录。
今姑举其官命事业。
书于篇第之初。
以自识云。
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