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明经策问七道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问。
春秋者。
仲尼明周公之志而修经。
邱明仲尼之经而为传。
元凯悦邱明之传而为注。
然则夫子感获麟之无应。
因绝笔以寄词。
作为褒贬。
使有劝惧。
是则圣人无位者之为政也。
其于笔削义例。
岂皆用周法耶。
左氏有无经之传。
杜氏又错传分经。
诚多艳富。
虑失根本。
既学于是。
颇尝思乎。
问。
大学有明德之道。
中庸有尽性之术。
阙里宏教。
微言在兹。
圣而无位。
不敢作礼乐。
时当有开。
所以先气志。
然则得甫申之佐。
犹曰降神。
处定哀之时。
亦尝闻政。
致知自当乎格物。
梦奠奚叹于宗子
必若待文王之无忧。
遭虞帝之大德。
然后凝道。
孰为致君。
尔其深惟。
以判斯惑。
问。
洁净精微。
研几通变。
伏羲重其象。
文王演其辞。
设位尽通于三极。
修德岂惟于九卦。
何思何虑。
既宜以同归。
先甲先庚。
乃详于出令。
俭德避难。
颇殊蹇蹇之风。
趋时贵近。
有异谦谦之吉。
穷理尽性之奥。
入神致用之精。
乾元用九之则。
大衍虚一之数。
成性有存存之道。
知几穷至至之言。
既所讲闻。
试陈崖略。
问。
洪范之美大同也。
曰子孙其逢吉。
数五福也。
曰考终命。
皆其极致也。
至若允恭克让。
而生丹朱
方命圯族。
乃产神禹
何吉凶之相戾也。
金縢请命。
方秉圭以植璧。
元龟习吉。
乃启钥而见书。
岂赋命之可移也。
绝地天通。
未详厥理。
血流漂杵
何乃溢言。
待问而来。
宜陈师说。
问。
风化天下。
形于咏歌。
辨理代之音。
厚人伦之道。
弼鄘褊小。
尚列于篇。
楚宋奥区。
岂无其什。
变风雅者。
起于何代。
动天地者。
本自何诗。
南陔白华。
亡其辞而不获。
谷风黄鸟。
同其目而不刊。
举毛郑之异同。
齐鲁传授
墙面而立。
既非其徒。
解颐之言。
斯有所望。
问。
谷梁名经。
兴于鲁学。
刘向博习。
称于汉朝
或贬绝过深。
或象类无据。
非立异姓。
乃以灭成文。
同乎他人。
岂谓齐侯之子。
异端颇甚。
后学难从。
讳亲讳贤
当举其例。
耳理目理。
幸数其言。
何词所谓近于情。
何义所谓失于短。
凡厥师授。
为予明之。
问。
夫子以天纵之圣。
畏匡阨陈。
行合神明。
固久于某祷。
将行理道。
奚矢于天厌。
对社之问。
宰我强通。
叹山梁之时。
仲由未达。
季氏旅岱。
冉求莫救。
皆见称于达者。
或才比于具臣。
尝隶善言。
顾多滞义。
末卷载游夏之事。
终篇纪舜禹之词。
颇疑不伦。
可以敷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