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叙迁幸之由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七
臣前日蒙恩召见。陛下叙说泾原叛卒惊犯宫阙。
及初行幸之事。因自尅责。
辞旨过深。臣奏云。
陛下引咎在躬。诚尧舜至德之意。
臣窃有所见。以为致今日之患者。
偫臣之罪也。陛下又曰。
卿以君臣之礼。不忍归过于朕。
故有此言。然自古国家兴衰。
皆有天命。今遇此厄运。
虽则是朕失德。亦应事不由人。
未及对诏之间。陛下遂言及宗祧。
涕泗交集。主忧臣愤。
人理之常。情激于衷。
不觉呜咽。旋属游瑰请对。
臣言未获毕辞。今辄上烦。
以尽愚恳。臣所谓致今日之患。
是偫臣之罪者。非敢徒饰浮说。
苟宽圣怀。事皆有由。
言庶可复。自胡羯称乱。
遗患未除。朝廷因循。
久务容养。事多僭越。
礼阙会朝。陛下神武统天。
将壹区宇。乃命将帅
四征不庭。凶渠稽诛。
逆将继乱。兵连祸结。
行及三年。徵师四方。
无远不暨。父子诀别。
夫妻分离。一人征行。
十室资奉。居者有馈送之苦。
行者有锋刃之忧。去留骚然。
而闾里不宁矣。聚兵日众。
供费日多。常赋不充。
乃令促限。促限才毕。
复命加徵。加徵既殚。
又使别配。别配不足。
于是榷算之科设。率贷之法兴。
禁防滋章。条目纤碎。
吏不堪命。人无聊生。
农桑废于徵呼。膏血竭于笞捶。
市井愁苦。室家怨咨。
兆庶嗷然。而郡邑不宁矣。
边陲之戍。用保封疆。
禁卫之师。以备巡警
二者或阙。则生戎心。
国之大防。莫重于此。
陛下急于靖难。累遣东征。
边备空虚。亲军寡弱。
寻又搜阅私牧以取马。簿责将家以出兵。
凡有私牧者。例元勋贵戚之门。
所谓将家者。皆统帅牧之后。
是乃尝蒙亲委。或著忠劳。
复除征徭。固有常典。
今忽夺其畜牧。事其子孙。
有乞假以给资装。有破产以营卒乘。
道路悽悯。部曲感伤。
贵位崇勋。孰不解体。
加以聚敛之法。毂下尤严。
邸第侯王。咸输屋税。
裨贩夫妇。毕算缗钱。
贵而不见优。近而不见异。
其为愤戚。又甚诸方。
诛求转繁。庶类恐惧。
兴发无已。偫情动摇。
朝野嚣然。而京邑关畿不宁矣。
陛下又以百度弛废。志期肃清。
持义以掩恩。任法以成理。
神断失于太速。睿察伤于太精。
断速则寡恕于人。而疑似之间。
不容辩也。察精则多猜于物。
而臆度之际。未必然也。
寡恕则重臣惧祸。反侧之衅易生。
多猜则偫下防嫌。苟且之风渐扇。
是以叛乱继起。怨讟并兴。
非常之虞。亿兆同虑。
惟陛下穆然凝邃。独不得闻。
至使凶卒鼓行。白昼犯阙。
重门无结草之禦。环卫无谁何之人。
自古祸变之兴。未有若斯之易。
岂不以乘我间隙。因人携离哉。
陛下有股肱之臣。有耳目之任。
有谏诤之列。有备卫之司。
见危不能竭其诚。临难不能效其死。
所谓致今日之患。是偫臣之罪者。
岂徒言欤。圣旨又以家国兴衰。
皆有天命。今遇此厄运。
应不由人者。臣志性介劣。
学识庸浅。凡是占算秘术。
都不涉其源流。至于兴衰大端。
则尝闻诸典籍。书曰。
天视自我人视。天听自我人听。
又曰。德惟一。
动罔不吉。德二三。
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
惟天降灾祥在德。又曰。
天难忱。命靡常。
常厥德。保厥位。
厥德靡常。九有以亡。
此则天所视听。皆因于人。
天降灾祥。皆考其德。
非于人事之外。别有天命也。
祖伊之辞曰。我生不有命在天。
武王之罪曰。吾有命罔惩其侮。
此又舍人事而推天命必不可之理也。易曰。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仲尼以为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
又以尚贤。是以自天祐之。
吉无不利。又曰。
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
乱者有其理者也。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理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又曰。
视履考祥。又曰。
吉凶者。得失之象也。
夫易之为书。穷变知化。
其于性命。可谓研精。
及乎论天人祐助之由。辩安危理乱之故。
必本于履行得失。而吉凶之报象焉。
此乃天命由人。其义明矣。
春秋传曰。祸福无门。
唯人所召。又曰。
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以有动作威仪礼义之则以定命。能者养之以福。
不能者败以取祸。礼记引诗而释之曰。
大雅云。殷之未丧师。
克配上帝。仪监于殷。
骏命不易。言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也。又引书而释之曰。
康诰云。惟命不于常。
言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
此则圣哲之意。六经会通。
皆为祸福由人。不言盛衰有命。
盖人事著于下。而天命降于上。
是以事有得失。而命有吉凶。
天人之间。影响相准。
诗书已后。史传相承。
理乱废兴。大略可记。
人事理而天命降乱者。未之有也。
人事乱而天命降康者。亦未之有也。
六经之教既如彼。历代明验又如此。
尚恐其中有可疑者。臣请复以近事證之。
自顷征讨颇频。刑网稍密。
物力竭耗。人心惊疑。
如居风涛。汹汹靡定。
上自朝列。下达烝黎。
日夕族党聚谋。咸忧必有变故。
旋属泾原叛卒。果如众庶所虞。
京师之人。动逾亿计。
固非悉知算术。皆晓占书。
则明致寇之由。未必尽关天命。
伏惟陛下鉴既往之深失。建将来之令图。
拯宗社阽危。刷亿兆愤耻。
在于审察时变。博询人谋。
王化聿修。天祐自至。
恐不宜推引厄运。谓为当然。
挠追咎之诚。沮惟新之望。
臣闻理或生乱。乱或资理。
有以无难而失守。有因多难而兴邦。
理或生乱者。恃理而不修也。
乱或资理者。遭乱而能惧也。
无难失守者。忽万机之重而忘忧畏也。
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
今生乱失守之事。则既往不可复追矣。
其资理兴邦之业。在陛下勉励而谨修之。
当至危至难之机。得其道则兴。
失其道则废。其间不容复有所悔也。
惟陛下勤思焉。熟计焉。
舍己以从众焉。违欲以遵道焉。
远憸佞而亲忠直焉。推至诚而去逆诈焉。
杜谗沮之路。广谏诤之门焉。
埽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焉。
录片善片能。以尽偫材焉。
忘小瑕小怨。俾无弃物焉。
斯道甚易知。甚易行。
不劳神。不苦力。
但在约之于心耳。又陛下天资睿哲。
有必致之具。安得舍而不为哉。
斯道夕誓之于心。则可以感神明。
动天地。朝施之于事。
则可以服庶类。怀万方。
何忧乎乱人。何畏乎厄运。
何患乎天下不宁。昔太王以避狄而兴周。
文王以百里而王。是乃因危难而恢盛业。
由僻小而阐丕图。况陛下禀英姿。
承宝历。四海之利权由己。
列圣之德泽在人。苟能增修。
蔑有不济。至如东北偫孽。
荏苒逋诛。泾原乱兵。
仓卒犯禁。盖上天保祐陛下。
恐陛下神武果断。有轻天下之心。
使知艰难。将永福祚耳。
伏愿悔前祸以答天戒。新圣化以承天休。
勿谓时钟厄运而自疑。勿谓事不由人而自解。
勤励不息。足致升平。
岂止荡涤祅氛。旋复宫阙而已。
愚臣不胜区区忧国奉君之至。诚有所切。
辞不觉烦。伏惟陛下不以人废言
不以言废直。千虑一得。
或有取焉。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