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吐蕃将书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四
敕尚览铄。论莫陵悉继等至。
省所陈奏。朕具悉之。
国家与大蕃。亲则舅甥。
义则邻援。息人继好。
固是常规。朕嗣位君临。
思安兆庶。常以信让为事。
不以争竞为心。区域虽殊。
覆育宁别。赞普天资仁德
好生恶杀。与朕同心。
重修旧好。会蕃汉将相
告天地神祗。约誓之言。
至严至重。大信一立。
义无改移。所请奉天盟书。
勒于清水碑石。审详事理。
颇甚乖违。往岁贼臣称兵。
窃据城阙。尚结赞志惟嫉恶。
义在救灾。频献表章。
请收京邑。朕以宗庙社稷。
悉在上都。但平寇戎。
岂惜酬赏。遂许四镇之地。
以答收京之功。旋属炎蒸。
又多疾疫。大蕃兵马。
便自抽归。既未至京。
有乖始望。奉天盟约。
岂合更论。朕欲苟徇彼情。
便令镌刻。则是非务实。
信不由衷。欺天罔神。
莫大于此。凡曰通好。
贵于推诚。将垂百代之名。
岂顾一时之利。但以事之去就。
须定是非。若不辨明。
便成姑息。亲邻之义。
岂所宜然。故遣使臣
与卿详议。卿是大蕃辅佐。
必当智识通明。事理昭然。
不足疑惑。傥有他见。
宜具奏闻。审细研穷。
须归至当。所论先许每年与赞普䌽绢一万匹段者。
本来立约。亦为收京。
然于舅甥之情。此乃甚为小事。
二国和好。即同一家。
此有所须。彼当不吝。
彼有所要。此固合供。
以有均无。盖是常理。
赞普若须缯帛。朕即随要支分
多少之间。岂拘定限。
假使踰于万匹。亦当称彼所求。
朕之所重者信诚。所轻者财利。
思与率土。同臻太和。
想卿深体至公。务存大义。
安人保境。垂美无穷。
勉思令图。以副朕意。
今遣仓部郎中侍御史赵聿与来使同往。书中意有不尽。
并令赵聿口宣。尚结赞论莽罗等。
尝总师徒。远来赴难。
功虽未就。义则可嘉。
其所领将士等。朕先许与赐物一万匹段。
并已排比。许卿所商量指定。
此使却回。即发遣往。
今各赐卿少物。至宜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