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再上谏造章敬寺书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九月二十日
草莽臣前乡贡进士高郢昧死再拜稽首献书阙下。
臣闻圣主开直言之道者
岂好其犯颜忤旨乎。
诚欲因天下之心以虑。
则无不得。
因天下之目以视。
则无不见也。
忠臣不避诽谤之诛者。
岂贪其死谏之名乎。
诚以君所行有否焉。
不隐忍偷生以负于时也。
臣伏见奉为先太后造章敬寺。
陛下奉先思孝
兴福除祸。
而偫黎百姓。
不知圣情。
议者皆以为蕃戎未殄。
兵革暴露。
国用不赡。
元元匮竭。
曾未小康。
又兴此寺。
虽睿思罔极。
而人力有限也。
臣闻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则舆人之诵。
不可轻也。
故书曰。
罔咈百姓。
以从已之欲。
易曰。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诗曰。
恺悌君子。
神所劳矣。
此言王者将有为也。
将有行也。
必稽于众而顺于人。
则自然之福。
不求而自至。
未然之祸。
不除而自绝矣。
臣愚考之于古。
则诗书与易如此。
听之于今。
则百姓之议如彼。
拳拳之极。
不敢不言。
八月二十五日奏书阙下。
事寝无报。
不知天门深远。
愚不得上达欤。
圣意所断。
臣言不足听受欤。
伏躬待罪。
八日矣。
臣闻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者。
不为有功之功。
圣人无名者。
不为可名之名也。
不为有功之功。
故功莫大焉。
不为可名之名。
故名莫厚焉。
臣又闻古之明王。
积善以致福。
不费财以求福。
修德以消祸。
不劳人以禳祸。
陛下之作此寺也。
臣窃惑之。
若以为功乎。
则天覆地载。
阴施阳化。
未曾有为也。
若以为名乎。
则至德要道。
顺天下。
未曾有待也。
若以致福乎。
则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不在于费财也。
若以禳祸乎。
则方务厥德。
罔有天灾。
不在于劳人也。
今兴造急促。
人徒竭作。
土木并起。
日计万工。
昼不遑食。
夜不遑息。
力不逮者。
随加搒笞。
愁痛之声。
盈于道路。
以此望福。
臣恐不然。
陛下戡定多难。
以定宗社。
励精思理。
日昃不暇。
内不迩声色。
外不乐游畋。
务行宽仁。
以幸天下。
圣人之德。
广大悉被。
太平之风。
将可见矣。
而兴动此役。
固违偫情。
回正道于内心。
求微助于外物。
徇左右之过计。
伤皇王之大猷。
臣窃为陛下惜之。
是以敢冒死至于再谏。
伏惟陛下留神省察。
臣不胜愚恳切直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