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 唐 · 封演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
先王立清庙。修百祀。
所以展严禋。祈景福。
今释门之有塔寺。亦像教之崇建福焉。
或谓之人祠。或谓之精舍。
或谓之伽蓝。或谓之招提。
名虽不同。其实一也。
河朔之州。魏为大。
魏之招提。开元为大。
开元者。在中宗时草创。
则曰中兴。在元宗时革故。
则曰开元。道无常名。
随时而已矣。宝应初岁。
王师北伐。奋其威武
或以火攻。秉秆翕其延烧。
积薪吁其可扑。由是寺门夷荡。
鞠为灰烬。缁侣往来。
莫庇风雨。耆老兴叹。
衣冠疚心。共甘没齿。
不睹兴复。洎开国田公之在魏也。
勒四封之人而抚之。阅三军之实而补之。
戎务之闲。谂于僧曰。
彼道场胜地。丽谯馀址。
堙替历稔。末之克修。
吾侪阖庐。犹设键闭。
矧乎尊像之所在。福田之所植。
台观有素。其可阙乎。
始吾之来。有意于此。
惟是缉绥申儆。以供禦上事。
故未遑也。今原野垦。
府库实。氓庶安。
居徒逸。而缔构不备。
岂吾心哉。即持俸钱。
远度山木。匠伯献艺。
役夫僝功。时大军之后。
良材一罄。龙门上游。
下筏仍阻。公乃使河中府以营建之旨。
咨于台臣。精诚内驰。
万里潜契。山不吝宝。
贞松大来。炎凉未再。
水滨如积。惊和峤之千丈。
恧庆氏之百车。操绳墨运斤斧者。
得以功成而不溷。亦由材之备矣。
既立三门。镇之层楼。
又像双阙。校之连阁。
甍宇若画。栋桴干云。
荦投盖而靡及。嬴抱关而方启。
上可以回眺百里。览川原林麓之富。
下可以俯瞰万室。察舟车士马之殷。
崇乎信一时之壮观。而全魏之卓绝也。
初楼之经始。僧徒皆惑。
以为旧制已广。后难及也。
迨楼之集事。僧徒皆喜。
以为有加于前。无不及焉。
其中长老。或涕而言曰。
此寺自神龙至于宝应。五十有七年而遇焚毁。
宝应以至于兹。十有三年而复旧物。
非夫上天悔祸。诸佛护念。
则前功几乎泯绝。大功不能为谋。
尚何见斲砻之制。丹雘之制。
烟聚雾合。声驰响应。
若斯之神速者已。是知田公之勇于信施。
极于修葺。非人力也。
如来付嘱大臣。有旨哉。
公顷曾入寺。虔恭作礼。
有舍利两粒。降于其瓶。
光明圆净。莹彻心目。
盖舍利者。非常之瑞。
虽一粒二粒。乃至多粒。
供养功德。以金身等。
遂于寺内起塔二所。而分葬焉。
入塔之辰。见祥云灵鹤
徘徊其上。百千人俱叹未曾有。
得不谓道心纯至。而冥佑荐委耶。
公又以此寺经典。旧多残缺。
哀彼学徒。访闻无所。
乃写一切经两本。并造二楼以贮之。
三四五佛初中后善龙宫所不备矣。耳所未闻。
庄严圆满。卷帙充足。
其阐化之功力有如此。公体资海岳。
德迈人天。深了因果。
高谢系缚。复于此寺度幼子一人。
俾修净业。以传法印。
妙庄故事。禳袪前轨。
既历多劫。公能继之。
其树善之规有如此。噫。
三门惠也。制双塔诚也。
缮偫经智也。度幼子慈也。
有一于此。且长享百禄。
庆流后裔。况能备兹四者。
加以气慑貔豹。心雄铁石。
为苍生之父母。一为天子之股肱。
受登坛之寄。画云台之像。
未云多也。公令弟御史大夫贝州刺史北平郡王廷琳。
雅量冲远。天姿颖出。
内安黎庶。绍之名。
外镇封疆。宏鲁卫之政。
公爱子左散骑常侍御史中丞驾部郎中御史中丞绾从子太子宾客御史中丞昂等。皆才杰而妙。
器周而敏。卓然自立。
克茂家声。如龙如虎。
森森翼翼。岂必观懿氏之兆。
而后识其昌。听卜偃之说。
而乃知其大。论者以开元天宝以来。
北平士望腰金拖紫者多矣。未有如公弼谐帝室。
总统方面。侯王将相
萃于一门。数十年间。
光华照灼。虽方召卫霍。
辑宁周汉。垂名竹素。
曷以过之。寺主僧法敬昂。
公所度之子也。幼而聪达。
闲于礼训。求封君之锡土。
太子之踰城。上座僧志高都维那僧道圆及诸徒众等。
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
称普闻。威仪无缺。
远则澄释继踵。近则福寂比肩。
莫不钦公之徽猷。承公之令范。
惧琼琚之匪报。思鼎鼐之有铭。
聿相与转石山足。立碑门右。
以无忘我田公之茂绩。其词曰。
碣石巉岩。沧浪冲融。
蕴兹间气。生我田公。
道可济时。材任理戎。
拥旄杖钺。作藩于东。
八座爰涉。三台累践。
人臣宠荣。今古或鲜。
祗率常命。式敷彝典。
殊勋载崇。真门日阐。
三门峨峨。旧址已倾。
刊木万里。匪公谁成。
双塔嶷嶷。光现是呈。
运甓千夫。匪公孰营。
无量法宝。允资流布。
有梵有室。所闻必具。
无量眷属。允资佛护
若女若男。遇缘则度。
俭德凛如。清心澹如。
倾家以施。内不留储。
恢我佛乘。壮我禅居。
永绥福寿。其乐只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