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大夫论古篆书 唐 · 李阳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
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
惜其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
缅想圣达立制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
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
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
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
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礼。
于鬓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
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
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
随手万变。任心所成。
可谓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者矣。
常痛孔壁遗文。汲冢旧。
年代浸远。谬误滋多。
蔡中郎以丰同礼。李丞相将束为宋。
鱼鲁一惑。泾渭同流。
学者相承。靡所迁复
每一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
揽笔长叹焉。天将未丧斯文也。
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皇唐圣运。
逮兹八叶。天生剋复之主。
人乐惟新之令。以淳古为务。
以文明为理。钦若典谟。
畴兹故实。诚愿刻石作篆。
备书六经。立于明堂。
为不刊之典。号曰大唐石经
使百代之后。无所损益。
仰明朝之洪烈。法高代之盛事。
死无恨矣。阳冰年垂五十。
去国万里。家无宿舂之储。
出无代步之乘。仰望紫极。
远接丹霄。若溘先犬马。
此志不就。必将负于圣朝。
是长埋于古学矣。大夫衔命北阙。
抚宁南方。苟利国家。
专之可也。伏望处分。
令题牍。及到主人。
寒天已暮。闇烛之下。
应命书之。霜深笔冷。
未穷体势。傥归奏之日。
一使闻天。非小人之已务。
大夫之功业。可否之事。
伏惟去就之。阳冰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