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改修吴延陵季子庙 唐 · 萧定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有吴之兴也。泰伯以得之。
有吴之衰也。季子让以失之。
为让之情同。而兴衰之体异。
何哉。泰伯之让。
让以贤也。故周有天下。
而吴建国焉。季子之让。
贤以让也。当周德之衰。
而吴丧邦焉。或曰。
非所让而让之。使宗祀泯绝。
而不血食。岂曰能贤。
斯可谓知存而不知亡者矣。夫治乱时也。
兴亡运也。故至至而不可却。
终终而不可留。黄河既浊。
阿胶无以正其色。盐池斯咸。
弊箄不能匡其味。与夫当浊乱之世。
召力胜之戎。让与争孰贤乎。
易曰。知几其神。
则季子之见。可谓知几矣。
季子之明。可谓知进退存亡。
而不失其正矣。至于听乐辨列国之兴亡。
审贤知世数之存没。挂剑示不言之信。
避国保无欲之贞。故有之祀寂寥。
延陵之飨如在。元风可想。
至德兴叹美之词。哲人其萎。
表墓著呜呼之篆。向微德仁两至。
则夫子不复叹焉。详其精义被物钩深致远之旨。
乌可究其津涯而窥其墙仞哉。是知让之为德。
在于生灵。不独其子孙明矣。
国有祀典。人怀永思。
定忝列藩条。钦崇懿范。
于以加敬。严乎閟官。
别闺壸之内外。正众臣之序位。
旧以泰伯之庙。在于苏台
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
非由典礼。谅无取焉。
必也正名。于是乎在。
祈报献奠。贽币宜列于轩厢。
春秋礼荐。俎豆当陈于正寝。
俾观像者识贤人之遗风可律。审度者知经德之礼秩无差。
末学陋词。不足颂其休烈
寒来暑往。敢用同于纪年。
大唐大历十四年岁在己未八月戊戌朔二十七日甲子正议大夫使持节润州诸军事润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新拜尚书户部侍郎兰陵萧定梅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