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书断序 唐 · 张怀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昔庖牺氏画卦以立象。
轩辕氏造字以设教。
至于尧舜之世。
则焕乎有文章。
其后盛于商周。
备夫秦汉。
固夫所由远矣。
文章之为用。
必假乎书。
书之为徵。
期合乎道。
故能发挥文者。
莫近乎书。
若乃思贤哲于千载。
览陈迹于缣。
谋猷在觌。
作事粲然。
言察深衷。
使百代无隐。
斯可尚也。
及夫身处一方。
含情万里。
摽拔志气。
黼藻精灵。
披封睹迹。
欣如会面。
又可乐也。
尔其初之微也。
盖因象以瞳眬。
眇不如其变化。
范围无体。
应会无方。
考冲漠以立形。
齐万殊而一贯。
合冥。
吸至精。
资运动于风神。
颐浩然于润色。
尔其终之彰也。
流芳液于笔端。
忽飞腾而光赫。
或体殊而势接。
若双树之交叶。
或区分而气运。
似两井之通泉
麻蓬相扶。
津泽潜应。
离而不绝。
曳独茧之丝。
卓尔孤标。
竦危峰之石。
龙腾凤翥。
若飞若惊。
雷烻耀𤐰。
离披烂熳。
翕如云布。
曳若星流。
朱焰绿烟。
乍合乍散。
飘风骤雨。
雷怒霆激。
吁可骇也。
信足以张皇当世。
轨范后人矣。
至若磔髦竦骨。
裨短截长。
有似夫忠臣抗直。
补过匡主之节也。
矩折规转。
却密就疏。
有似夫孝子承顺。
慎终思远之心也。
耀质含章。
或柔或刚。
有似夫哲人行藏。
知进知退之行也。
固其发迹多端。
触变成态。
或分锋各让。
或合势交侵。
亦犹五常之与五行。
虽相剋而相生。
亦相反而相成。
岂物类之能象。
实微妙而难名。
诗云。
鼓钟钦钦。
鼓瑟鼓琴。
笙磬同音。
是之谓也。
使夫观者玩迹探情。
循由察变。
运思无已。
不知其然。
瑰宝盈瞩。
坐启东山之府。
明珠曜掌。
顿倾南海之资。
虽彼迹已缄。
而遗情未尽。
心存目想。
欲罢不能。
非夫妙之至者。
何以及此。
且其学者察彼规模。
采其元妙。
技由心付。
暗以目成。
或笔下始思。
困于钝滞。
或不思而制。
败于脱略。
心不能授之于手。
手不能受之于心。
虽自已而可求。
终杳茫而无获。
又可怪矣。
及乎意与灵通。
笔与冥运。
神将化合。
变出无方。
虽龙伯挈鳌之勇。
不能量其力。
雄图应箓之帝。
不能抑其高。
幽思入于毫閒。
逸气弥于宇内。
鬼出神入。
追虚捕微。
则非言象筌蹄所能存亡也。
夫幼童而守一艺。
白首而后能言。
固不可恃才曜识。
以为率尔可知也。
且知之不易。
得之有难。
千有馀年。
数人而已。
昔之评者。
或以今不逮古。
质殊丑妍。
推察疵瑕。
妄增羽翼。
自我相物。
求诸合已。
悉为鉴不圆通也。
亦由仓黄者唱首。
冥昧者继声。
风议混然。
罕详孰是。
及兼论文字始祖。
各执异端。
臆说蜂飞。
竟无稽古。
盖眩如也。
怀瓘质被愚蒙。
识非通敏。
承先人之遗训。
或纪录万一。
辄欲芟夷浮议。
扬㩁古今。
拔狐疑之根。
解纷挐之结。
考穷乖谬。
敢无隐于昔贤。
探索幽微。
庶不欺于元匠。
爰自黄帝史籀苍颉
迄于皇朝黄门侍郎卢藏用
凡三千二百馀年。
书有十体源流。
学有三品优劣。
今叙其源流之异。
著十赞一论。
较其优劣之差。
为神妙能三品。
人为一传。
亦有随事附著。
通为一评。
究其臧否。
分成上中下三卷。
名曰书断。
其目录如此。
庶儒流君子。
小学亦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