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殷太师比干 唐 · 李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一
太宗文皇帝既一海内。
明君臣之义。
贞观十九年
东征岛夷。
师次殷墟
乃下诏追赠殷少师比干太师
谥曰忠烈公
遣大臣持节吊赠。
申命郡县。
封墓葺祠。
置守冢五家。
以少牢时享。
著于令甲。
刻于金石。
比干之忠益彰。
臣子得以述其志也。
昔商王受毒痡于四海。
德悖于三正。
肆厥淫虐。
下罔敢谏。
于是微子去之。
箕子囚之。
而公独死之。
非捐生之难。
处死之难。
非处死之难。
得死之难。
故不可死而死之。
是轻其生。
非孝也。
得其死而不死。
是重其死。
非忠也。
王之叔父。
亲莫至焉。
国之元臣。
位莫崇焉。
崇高不可以观其危。
亲昵不可以忘其祖。
则我成汤之业。
将坠于泉。
商王之命。
将绝于天。
扶其颠。
遂谏而死。
剖心非痛。
殷亡是痛。
公之忠烈也。
其若是乎。
故能独立危邦。
横抗兴运。
周武以三分之业。
有诸侯之师。
资十乱之谋。
总一心之众。
当公之存也。
则戢彼西土。
及公之丧也。
乃观于孟津
公存而殷存。
公丧而殷丧。
兴亡所系。
岂不重欤。
且圣人立教。
惩恶劝善而已矣。
人伦大统
父子君臣而已矣。
太师存则正其统。
殁则垂其教。
奋乎千古之上。
行乎百王之末。
俾夫淫者惧。
佞者惭。
睿者思。
忠者劝。
其为式也。
不亦大哉。
而夫子称殷有三仁。
岂无微旨。
尝敢颂之曰。
存其身。
存其宗。
固仁也。
存其名。
存其祀。
亦仁也。
亡其身。
存其国。
亦仁也。
若进死者。
退生者。
狂狷之士。
将奔走焉。
褒生者。
贬死者。
宴安之人。
将寘力焉。
故同归诸仁。
各顺其志。
殊途而一揆。
异行而齐致。
俾后之人。
优游而自得焉。
盖春秋微婉之义也。
必将建皇极。
叙彝伦。
宏在三之规。
垂不二之训。
以昭于世。
则夫人臣者。
既移孝于亲。
而致之于君。
焉有闻亲失而不争。
睹亲危而不救。
从容安地。
而称得礼。
甚不然矣。
夫孝于其亲者。
人之亲皆愿其为子。
忠于其君者。
人之君皆欲其为臣。
故历代帝王
莫不旌显。
周武下车而封其墓。
魏氏南迁而创其祠。
太宗有天下。
禋百神而盛其礼。
追赠太师
谥曰忠烈
申命郡县。
封墓葺祠。
致守冢五家。
以少牢时享。
著于令甲。
刻于金石。
鸣呼。
哀伤列辟。
主食旧封。
德为神明。
秩视偫望。
身灭而名益大
世绝而祀愈长。
然后知忠烈之道。
其感激天人深矣。
天宝十祀。
余尉于卫。
拜乎祠堂。
魄感精动。
而庙在邻邑。
官非式闾。
刊石铭表。
以志丕烈。
词曰。
糜躯非仁。
蹈难非智。
死于其死。
然后为义。
忠无二体。
烈有馀气。
正直聪明。
至今犹视。
咨尔来代
为臣不易(谨按此文亦见李白集今据图书集成及唐文粹为李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