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邕 唐 · 孔璋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山东布衣臣某言。臣闻明主御宇。
舍过举能。取材弃行。
烈士抗节。勇不避死。
见危授命。晋用林父。
岂念过乎。汉用陈平
岂念行乎。禽息殒身。
岂爱生乎。北郭碎首。
岂爱死乎。向若林父死。
陈平弃。百里不用。
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利。
汉无皇极之尊。秦不并西戎
齐不霸东海矣。臣伏见陈州刺史李邕
学成师范。文堪经国。
刚毅忠烈。难不苟免。
往者张易之弄权。人畏其口。
折其角。韦氏恃势。
言出祸应。而挫其锋。
虽身受谪屈。而奸谋中损。
然则有大造于我邦家也。前宋璟每厚遇之。
岂以才重。抑嘉其忠于国矣。
今闻坐赃。丑败厥行。
且斯人所能者。拯孤恤穷。
救乏赒患。积而能散。
家无私聚。陛下下吏讯之。
闻诸道路。执法者将加之以极刑。
噫。天之将丧斯文。
死在朝夕。永辞圣代。
臣闻生无益于国。不若杀身以明贤
臣顾朽材。轮辕无取。
徒兽视禽息。虽生何为。
况贤为国家之宝。社稷之卫。
若丧国家之宝。失社稷之卫。
哲人云亡。国将若之何。
是臣痛惜深矣。臣愿以六尺之躯。
甘受膏斧。以代死。
臣之死。所谓落一毛。
邕之生。有足照千里。
然臣与生平不。臣知有
不知有臣。是臣不逮邕明矣。
夫知贤而举。仁也。
代人任患。义也。
臣获二善而死。死且不朽。
则又何求。陛下若以臣之贱。
不足以赎雁门缝掖。
有足效矣。伏惟陛下宽邕之生。
速臣之死。令率德改行。
全林父曲逆之功。使臣得瞑目黄泉。
禽息北郭之迹。臣之大愿毕矣。
陛下若以阳和之始。难于用斧钺。
俟天成命。敢忘伏剑。
岂烦大刑。然后归死。
皇天后土。实鉴臣之心。
昔吴楚七国叛。周亚夫剧孟
以为寇不足忧。夫以一贤之能。
敌七国之众。伏惟陛下敷含垢之道。
弃瑕之义。远思剧孟
近取李邕。岂惟成恺悌之泽。
实亦归天下之望。臣先君孔子曰。
乡人皆恶之。未可也。
况大礼之后。天地更新。
赦而复论。人谁无罪。
惟明主深思之。臣闻士为知已者死。
且臣不为死者所知。而甘于死者。
岂独为惜邕之贤。亦成陛下矜能之德。
惟明主图之。臣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