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子贱碑颂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八
清静致理。中庸之德至。
高明柔克。简易之体大。
绎微旨而徵遗论。何先生道蔚其葳蕤者也。
先生宣慈在躬。精义入神。
德顺乎天。性根于仁。
殷其如雷。暧然如春。
始受业于仲尼。终委质于君。
尔乃周道凌迟。王风哀思。
夷狄窃于位号。干戈乱于原野。
则我鲁国无齐晋之强。定哀非桓文之主。
三卿有僭虐之政。先生处此乱邦。
从容理邑。平心气而全耳目。
晏然跻富寿之域焉。自非知微知彰。
变化无穷。孰能臻此。
观夫为政之大。体元之要。
恤孤哀丧。举事问吊。
训之以悌。加之以孝。
借五更而悟君。贤三老而禀教。
然后燕居以夫其体。张乐以和其人。
夜渔不戒而信。欺吏不威而息。
是以宣尼惜君之理小。子期问君之政暇。
何其远哉。向使移于有国之君。
则陶唐之理也。施于有政之臣。
则二南之化也。昔舜左禹而右皋陶
不下席而天下理。周公殽膳在御。
不解悬而四夷伏。小大则异。
其揆则同。天宝初
至始以校书郎尉于单父。想先生行事。
徵其颂声。而古碑残缺。
苔篆磨灭。使立志之士。
何以揖其遗风焉。呜呼。
其道存而其事往。其人亡而其政息。
哀哉。遂作颂曰。
鸣琴汤汤。虙子之堂。
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浇风化淳。霸俗致王。
谁谓阳鱎。革而为鲂。
皤皤黄发。或师或友。
芃芃麦苗。不稂不莠。
齐师已却。鲁俗斯阜。
谏或剖心。伊人引肘。
穆穆伊人。希圣之才。
尧舜既往。孰为来哉。
从时卷舒。与道徘徊。
游泳孔门。取容定哀。
泱泱千古。显显令德。
声随悠牧。惠与顺息。
人亡政弊。道播神默。
寂寥夜川。惆怅旧国。
荒祠尚扫。苔篆将磷。
寻风聆韵。想见其人。
年代邈殊。精诚闇亲。
再表贞石。颂声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