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后汉贼臣董卓753年 盛唐 · 高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昔汉祚陵夷。桓灵弃德。
宦官用事。国步多艰。
宗社有缀旒之危。宰臣非补衮之具。
董卓地兼形胜。手握兵钤
颠而不扶。祸则先唱。
兴晋阳之甲。君侧未除。
洛阳之宫。臣节如扫。
至乃发掘园寝。逼辱妃嫔。
太后之崩。岂称天命。
宏农之废。孰谓人心。
敢讽朝廷。以自尊贵。
大肆剽虏。以极诛求。
焚烧都邑。驰突放横。
衣冠冻馁。倚死墙壁之閒。
兆庶困穷。生涂草莽之上。
于是天地愤怒。鬼神号哭。
山东义旗。攘袂争起。
连州跨郡。皆以诛为名。
故兵挫于孙坚。气夺于袁绍
僭拟舆服。党助奸邪。
驱蹙东人。胁帝西幸。
淫刑以逞。有汤镬之甚。
要之糜烂。刳剔异端。
乃谓汉鼎可移。郿坞方盛。
殊不知祸盈恶稔。未或不亡。
故神赞允诚。天假布手。
母妻屠戮。种族无留。
悬首燃脐。遗臭万代
骨肉灰烬。不其快哉。
狄道之人。不惭卓之不臣。
而务其为鬼。苟斯鬼足尚。
则汉莽可得而神。晋敦可得而庙。
桓元父子。可享于江乡。
尔朱弟兄。可祀于朔上。
嗟乎。仁贤之魄。
寂寞于邱陵。义烈之魂。
沈埋于泉壤。何馨香之气。
而用于暴悖之鬼哉。适窃奉吹嘘。
庇身戎幕。每承馀论。
饱识公忠之言。不远下风。
尽知仁义之本。昨忝高会。
敬受德音。今具贼臣之事。
悉以条上。谨按尚书
王者望秩天地之神祇。诸侯祭境内之山川。
乱臣不言。淫祀无取。
董卓之庙。义当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