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 盛唐 · 李林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五
域中之大。有四道之首。
而王者统焉。方外之人。
有五神为之首。而圣者用焉。
非道也无以致神。非神也莫能感圣。
自炎师水玉轩访峒山。窅藐汾阳
徘徊河上。且犹私一巳之利。
屈万乘之尊。或得之而不存。
或求之而不及。则未有宏心六合。
元化被于海隅。涤览九重。
异人臻于阙下。密传仙契。
潜役神功。端拱紫庭。
坐进金鼎。如我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之至感也。
盖德迈者其业崇。道宏者其化博。
上初戡巨难。纂睿图。
以为唐虞盛理。教人而已矣。
乃昭礼物。考经志。
于是乎帝典王纲。罔不毕备。
及夫一戎。致雍熙。
又以为轩昊上德。恭已而已矣。
乃敦清净。复淳朴。
于是乎偃甲垂衣。示于无欲。
故载历三纪。功包九皇。
乃时有真人方士。不召而至者。
俨然而进曰。臣闻昔者太初之先也。
尝有受命握符。一君千岁。
后代圣人。顺其外为封禅。
修其中为导养。故玉检有不死之名。
金丹为长生之要。五三以降。
兹道蔑闻。陛下承紫气之真宗
接黄神之远运。玉检之文已备。
金丹之验未彰。天将授之。
其在今矣。上览其议。
而告之言。朕闻神丹者。
有琅玕雪霜。三化五转。
太乙得之为上帝之伯。元君得之为下教之尊。
必将假无为之功。任自然之力。
乃可就矣。于是考灵迹。
求福庭。以为嵩阳观者。
神岳之宅真。仙都之标胜。
直天中晷影之正。记烈祖巡游之所。
抱汝含颍。风交雨会。
阴阳之所烝液。偓佺之所往还。
丹灶琳堂。往往而在。
乃命道士孙太冲亲承密诏。对授真诀。
一之日披图于天府。二之日陈醮于山坛。
然后俾太乙启垆。陵阳传火。
积炭于庑下。投药于鼎中。
固以扃鐍。窒其窗户。
隙光不容。人迹罕到。
自河尹官属邑宰吏僚。
目对封泥。手连印署。
太冲乃与中使嶭履信衔命而东。涉海沂。
过蒙羽。行且千里。
归已十旬。然后剋日聚观。
开封发印。馀烬未灭。
还丹赫然。则已六转矣。
明年。移药于缑氏山升仙太子庙
其役制之功。神异之效。
又如初焉。每至降御词。
陈祝册。紫泥素表。
倏忽飞天。元酒玉杯。
缤纷移座。祠官眙。
供吏惊呼。灵贶昭答。
有如此者。其馀瑞鹤卿云。
祥光秘语。匪朝伊夕
不可胜记。按中丹经云。
金华符成。威光鼎就。
则有朱鸟呈异。白日激辉。
斯非类乎。九转既毕。
驰驿以献。圣上方涤虑穆清。
斋心虚白。神期应会。
如合契焉。于是三事百僚。
奉觞称贺曰。陛下抚群黎而归寿域。
上真降殊休而报圣德。神丹一御。
与天无极。且夫宏化至道。
先烈也。还风太初。
昌运也。异人委质。
圣感也。灵药荐寿。
天符也。此四者。
皇图帝载所未闻焉。微臣预春秋之徒。
申甫之地。上清事隐。
非鲁册之可徵。大洞功成。
岂周颂之能纪。强铭琬炎。
永播乾坤。其词曰。
太古兮上皇。千岁兮一君。
轩辕兮独往。遂历代兮无闻。
有唐兮英圣。六叶兮十纪。
维天宝兮合符。故淳风兮变始。
嵩有峰兮颍有澜。交灵气兮集仙坛
资圣寿兮效神丹。神丹御兮福庭会。
虹蜺旗兮紫云盖。临万邦兮弥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