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浪迹先生元真子张志和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
士有牢笼太虚。撠掖元造。
摆元气而词锋首出。轧无间而理窟肌分者。
其惟元真子乎。元真子姓张氏
本名龟龄东阳金华人
父游朝。清真好道。
南华象罔说十卷。又著冲虚白马非马證八卷。
代莫知之。母留氏。
梦枫生腹上。因而诞焉。
年十六游太学。以明经擢第。
献策肃宗。深蒙赏重。
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
改名志和字子同
寻复贬南浦。经量移。
不愿之任。得还本贯。
既而亲丧。无复宦情。
遂扁舟垂纶。浮三江
泛五湖。自谓烟波钓徒
著十二卷。凡三万言。
号元真子。遂以称焉。
客或以其文论道纵横。谓之造化鼓吹。
京兆韦诣为作内解。元真又述太易十五卷。
凡二百六十有五卦。以有无为宗。
观者以为碧虚金骨。兄浦阳鹤龄。
亦有文学。恐元真浪迹不还。
乃于会稽东郭买地结茅斋以居之。闭竹门。
十年不出。吏人尝呼为掏河夫。
执畚就役。曾无忤色。
又欲以大布为褐裘服。徐氏闻之。
手为织纩。一制十年。
方暑不解。所居草堂。
椽柱皮节皆存。而无斤斧之迹。
文士效柏梁体作歌者十馀人。浙江观察使御史大夫陈公少游
闻而谒之。坐必终日。
因表其所居曰元真坊。又以门巷湫隘。
出钱买地。以立闬闳
旌曰回轩巷。仍命评事刘太真为叙。
因赋梁之什。文士诗以美之者十五人。
既门隔流水。十年无桥。
陈公遂为创造。行者谓之大夫桥。
遂作告大夫桥文以谢之。常以豹皮为屐。
騣皮为屩。隐素木几。
酌斑螺杯。鸣榔杖拿。
随意取适。垂钓去饵。
不在得鱼。肃宗尝赐奴婢各一。
元真配为夫妇。名夫曰渔僮。
妻曰樵青。人问其故。
曰。渔僮使捧钓收纶。
芦中鼓枻。樵青使苏薪桂。
竹里煎茶。竟陵子陆羽校书郎裴修尝诣问有何人往来。
答曰。太虚作室而共居。
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
有何往来。性好画山水。
皆因酒酣乘兴。击鼓吹笛。
或闭目。或背面。
舞笔飞墨。应节而成。
大历九年秋八月。讯真卿湖州
御史李崿以缣帐请焉。俄挥洒。
横抪而纤纩霏拂。乱抢而攒毫雷驰。
须臾之间。千变万化。
蓬壶髣髴而隐见。天水微茫而昭合。
观者如堵。轰然愕贻。
在坐六十馀人。元真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
于其下作两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
援翰立成。潜皆属对。
举席骇叹。竟陵子因命画工图而次焉。
真卿以舴艋既敝。请命更之。
答曰。傥惠渔舟。
愿以为浮家泛宅。沿溯江湖之上。
往来苕霅之间。野夫之幸矣。
其诙谐辨捷。皆此类也。
然立性孤竣。不可得而亲疏。
率诚澹然。人莫窥其喜愠。
视轩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
希迹乎大丈夫。同符乎古作者。
莫可测也。忽焉去我。
思德兹深。曷以寘怀。
寄诸他山之石。铭曰。
元真。超隐沦。
齐得丧。甘贱贫。
泛湖海。同光尘。
宅渔舟。垂钓纶。
辅明主。斯若人。
岂烟波。终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