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贤良方正科对策(并问) 盛唐 · 李玄成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制策问。
朕闻理国莫尚乎(前篇作于)任贤。
命官必资乎(前篇作于)选众。
尧舜以声不(登科记及前篇并作而)以度。
考覈良难。
殷周取德兼取言(登科记及前篇并作而取名)
徵求匪易。
朕所以载怀经术之彦。
夕遗其寝。
虚伫艺能之士。
朝忘其饥。
子大夫光我弓旌。
(登科记及名贤策问并作膺)斯扬择。
为政作法。
岂无前范。
安人济时。
亦有令躅。
宜叙立身之志。
各言从官之才(前篇作心)
至如七辅八元。
施何纲纪。
十臣四老。
正何得失。
(一作各)陈事迹。
兼详(登科记作述前篇作言)名氏。
(登科记及前篇并无夫字)朝会古礼。
登享旧章。
九仪式辨其赐。
六贽各明所(前篇作其)执。
雍畤起自(登科作于)何年(前篇作代)
亳社立于何代(前篇作年)
天士地士。
(前篇作复)何所封。
诸布诸严。
彼何所主(前篇作立)
又穆邦家而济生死。
三圣之教何长。
利动植而益黎元(前篇作庶)
五材之用(登科记作术)何要。
工商两(前篇作二)业。
在俗何先。
文武二(前篇作两)柄。
适时何急。
凡此数科。
不获双美。
必去者方于去食。
可存者同夫存信(十四字登科记及前篇并作必存者均乎存信所去者同乎去食)
朕将亲览。
尔等(前篇作则)明言。
对。
臣闻大圣有国。
将兴至理。
总庶官以匡化。
览偫议以登贤。
所以奉若天纪。
作为人极。
尧舜之兴。
则四岳佥举。
九载陟明。
考覈之端立矣。
监殷周之策。
则三驾访德。
廉察事。
徵求之道行矣。
非睿哲明虑。
深体化源。
亦安能董正理官
推伏贤杰者也。
今陛下缵兴圣业。
昭布天光。
举良弼以谋至道。
综偫才以康庶绩。
故乃岳生维翰。
星降士师
嘉猷日闻。
正言弥启。
肃然在位。
灿然盈朝矣。
且犹郡邑公选。
岩穴敷求。
遗寝载怀
比岁临问。
伫经术以佑职。
想艺能以建官。
则古之坐明堂。
议衢室。
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
固将卓立化首。
廓开政先。
岂唯绍明恒训。
践修常轨而已。
臣素微经艺之术。
谬忝弓旌之招。
诚不足以登进王庭。
恭承明策。
至若为政作法之要。
安人济时之体。
臣虽愚鄙。
窃有志焉。
臣闻政务利人。
法期济物。
布法由道。
行政在官。
官必其才。
则人沐于化。
法必于
则物赖其安。
故庇人以和。
所以兴其义。
率人以礼。
所以致其淳。
赋之必均。
所以绥其业。
役之必度。
所以务其时。
恤其转死。
所以保其命。
薄其收入。
所以全其生。
安人之画。
济时之要。
总其大趣。
存其至心。
而臣节无隐者尔。
故王者安人则审政。
兴政则任官。
任官必良。
则为政皆善。
善政溥洽。
则黎人用康。
德之本也。
是以深居而情鉴万里。
高拱而明照八极。
其在任人之术欤。
夫至公克守于鸣谦。
臣节必存乎无隐。
况王心虚镜。
容光必察。
询其立身之志。
考其从官之才。
臣之愚衷。
具以上达。
若蒙饬躬召入。
程器收用。
使得履文石以献议。
瞻法座以陈诚。
安人之大训。
言济时之良政。
抗恒节以忠主。
申远图以戴君。
臣之宿心。
永愿毕矣。
立身之志。
实在于斯。
从官之才。
安敢自必。
盖无善不应。
有开必先。
七辅立于先朝。
充四目以鉴远。
元翼于舜日。
播五典以宏风。
或理历茂时。
天道以叙。
或辨方宁乱。
地纪用章。
或内平外成。
树稼而蒸人乃粒。
忠肃恭懿
敷教而理训克从。
原其纪纲。
较然明著。
十臣佐命。
周道蔚兴。
四老为宾。
汉储底定。
文武以济。
灵台光偃伯之
羽翼既成。
宠子罢夺宗之计。
匡正得失。
格言斯在。
风后力牧
膺七辅之名。
伯奋仲戡。
居八元之列。
周公吕尚
为十臣之宗。
园公绮里。
参四老之目。
八元尽高辛之裔。
十臣有文王之子。
事迹斯辨。
名氏可徵矣。
夫朝会者。
所以正君臣之位。
登享者。
所以尽诚敬之极。
故物称其礼。
举之表仪。
功被于人。
施之祀典。
盖辨其位序。
而不多其玉帛。
先其敬意。
而不繁其樽俎。
明王道之制也。
自道远圣逝。
侈及嬴刘。
荐币兴利。
酎金逞罚。
祭非其鬼。
妖望其祥。
瞻古语事。
斯谬甚矣。
周官大宗伯之职。
以九仪之命。
正邦国之位。
一命受职。
再命受服。
三命受位。
四命受器。
五命赐则
六命赐官
七命赐国。
八命作牧。
九命作伯。
盖以懋功训德。
审官乂人也。
又以禽作六贽。
以等诸臣。
孤执皮币。
卿执羔。
大夫执雁。
士执翟。
庶人执鹜。
工商执鸡。
盖象事以明等威。
以示礼也。
秦修雍祠。
而古有雍畤焉。
周祭亳社。
宜社有属亭焉。
孝武祈仙封于栾大
将以通天地之道也。
故天士地士。
悬以五利之名焉。
汉氏广祷主于小祠。
将以期纯嘏之集也。
故诸布诸严。
设于偫望之祭焉。
夫谷神不死。
道宗于元默。
至觉而生。
释归于清净。
书于圣典。
固在儒流。
然练神虚心。
释道以空慧为法。
可以济于生死矣。
兴政致理。
周孔以礼义为训。
可以穆于邦家矣。
教之攸设。
儒则为长。
天生五材。
利溥偫物。
火炎水润。
动植以滋。
刳木范金。
黎氓攸济。
禀于元象。
土德厚载而居多。
施于物宜。
五行废一而不可。
工以缮器。
商以通财。
财则聚人。
器则周用。
疾其浮侈。
商以政而当遏。
资于器械。
工在俗而为先。
圣人睹天地以成文。
象震曜以兴武。
文次九序。
武标七德。
利用开物。
禁暴夷凶。
二柄所资。
百代无易。
两参王政。
互为国经。
若寰海晏如。
则武备都偃。
干戈日扬。
则文教式衰。
自有偏废之辰。
皆无必去之道。
理旷者不可以言极。
道深者不可以意明。
乾象照临。
圣模广运。
臣材非秀茂。
学非敏博。
对越天旨。
诚无足观。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