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正卿进续尚书 盛唐 · 萧颖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臣某言。臣林莽介贱。
幼而强学。窃闻诸大易之说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夫察乎变者。立德以贞其象。
成乎化者。立言以赞其功。
故太极列三阶五纬于上。圣人著三坟五典于下。
至哉文乎。天人合应。
名数指归之大统也。今之言文字者。
始于太昊。徵训典者。
本于唐尧。振颓纲者。
孰若汉朝。兴盛言者。
莫如圣代。是则太昊朕之。
轩辕章之。唐尧祖之。
虞舜述之。汉高作之。
光武维之。祖宗开之。
陛下因之。臣愚以为太昊至于我高祖太宗
轩辕之于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称广运者四代。
继成功者四君。咸宜布昭睿典。
光熙德政矣。然则伏羲创文籍。
黄帝史官。太古淳奥。
权舆朴略。至陶唐氏
而后大备。故孔子美之曰。
之为君也。焕乎其有文章。
由是叙帝王之书。首唐虞之典。
则曰钦明文思。于则曰诞敷文德。
文之时义大矣哉。夏商已后。
德弗及仲尼杂目其书。
而不为典。言未能察变成化。
比唐虞之际也。何则。
夏之兴也。泣辜殊于政理。
殷之兴也。惭德乖于雅乐。
周之兴也。谓武微于尽善。
其不为帝典宜矣。陵夷僭乱。
以暨暴秦。刬乱坟籍。
瞽聋兆庶。王者之风殄矣。
生人之道穷矣。天之未丧斯文也。
故帝道复兴于汉家。数百年中。
而宪章具举。夫其推步律历。
帝尧分命之典也。增修封禅。
帝舜时巡之义也。约三章之法。
以正咎繇之刑。班四时之舞。
以续后夔之乐。臣窃睹三代之作。
贻范垂训。体国绥人。
虽载祀绵长。德泽深远。
皆因循辙迹。故弗易其事。
孔子曰。殷因于夏礼。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未有踵七雄交争之末。继六籍焚如之后。
帝典缺而更张。淳风醨而载洽。
若大汉者也。且义帝之丧。
三军缟服。异夫汤武之放弑其君矣。
诸吕之乱。浃辰底定。
异夫羿浞之骤移其祚矣。中兴之盛。
华戎率服。异夫吴楚之僭窃其名矣。
夫如是。有汉之美。
固可以比肩虞后。千载一时之运欤。
曹马以还。曾何足拟。
四分五裂。朝成暮败。
其间虽晋平吴蜀。隋举陈国
混并未几。危亡荐及。
法令不足以禁齐人。声名不足以垂后裔。
其于道疏矣。又况乎南迁淮海。
北起胡戎者邪。兹又二朝之不若也。
臣闻乾道运行。否终则泰。
上帝有以辅文明之哲后。表光宅之休期。
必将乘丧乱之极。继驱除之运。
故有周之末。礼乐崩坏。
连横合纵。俱非正朔。
则秦氏略定。而汉代以兴。
在晋之亡。宇县崩折。
南吴北虏。各擅名号。
则隋氏削平。而圣朝以作。
此天意一也。不然。
何秦隋二叶而亡也若彼。唐汉一家之盛也如此。
于赫盛唐。正百王之阙。
思文陛下。光五圣之嗣。
启运应期之符。吊人伐罪之义。
制礼作乐之本。郊天禅地之位。
万庾三登之穰。河海晏清之瑞。
舞七旬而殊俗格。歌六律而薰风至。
故以腾子姒而绝景。挹妫祁而高议矣。
又何东晋后魏梁陈周齐之足道哉。诚宜诏史官
敷帝载。炳唐虞之故实。
商周之遗制矣。汉氏已略之于前。
皇唐复旷之于后。臣实惜焉。
知而不述。则臣子之罪也。
臣实愚浅陋。窃不自揆。
敢缘圣朝稽古之道。陛下文思之德。
耕牧馀暇。辄复著书。
讨寻载籍。于兹一纪。
谨上今文续尚书一部。凡若干篇。
卷始有汉二典。次我唐二典。
以续夫前书尧舜之典也。其馀文景明章之后。
宋齐已还。南讫有陈。
北起元魏。历隋洎夫高氏。
以至圣朝。总一十二代。
诏策章疏。颂歌符檄。
忠臣之正议武士之权谋。
类而刊之。次以年代。
以续夫夏商周秦鲁之篇也。臣闻古者右史记事。
左史记言。举其大略。
前书之义备矣。孔圣没而微言绝。
秦兴而挟书罪。虽战国遗策。
旧章駮乱于从横。汉臣著纪。
新体互纷于表志。其道末者其文杂。
其才浅者其意烦。岂圣人存易简之旨。
尽芟夷之义也。昔文宣脩五帝之书。
究三王之。臣性非天纵。
学异人师。禀生何幸。
亲奉圣代。此皆文武圣皇之遗旨。
臣愚曷足以知之。何者。
臣尝伏读贞观实录。昔太宗因听政之暇。
观览尚书。谓侍臣曰。
朕每庶几唐虞。亦欲公等齐肩稷契。
又曰。令数百年外。
读我国史。岂独窥两汉哉。
臣故知有汉之功业。与我唐之化理。
俱可以继夫唐虞之盛也。伏惟陛下元德昭升。
至仁广被。乃二十一年正月制曰。
各励精一志。共兴元化。
俾苍生登于仁寿。天下还于淳朴。
愚臣缅述太宗之旨。伏思陛下之诏。
固非取类于三代之间也。勒成帝典。
不亦宜乎。陛下睿思雄飞。
宸章间发。质文一变。
风雅大兴。臣闻水之细者。
江海假其深。材之短者。
栋梁资其峻。陛下必谓臣所著小有可观。
赐以召见阙庭。一垂试问。
臣采摭之外。亦以学文。
纵不能光扬盛美。犹庶乎细水短材之益。
则圣旨之含容大矣。臣之诚愿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