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九
器为外物。挹泉者器。
有以济饥渴也。身为妄聚。
道者身。有以成大觉也。
泉不离器。道不离身。
器存则饥渴洗除。身修则大觉无碍。
故律为知见根本。开入扃户。
持其要得其宗者。有若长老体公
盖毗尼之堂室。尸罗之灯炬。
三昧之舟筏也。信安有名山名川。
山秀川清。家为蒋宗。
母曰徐姓。地灵开祐。
降神而生。徐氏既孕。
梦婆罗门告曰。姊当生男。
绍兴大法。长老既龀。
好聚沙起窣堵波。焚草为香。
采花为供。年十有五。
琼章鹤姿。兄为净安寺上首。
乃往从学。日诵万言。
兄叹曰。吾祖父昆弟六人。
出家受习之速。无其比也。
年二十一。通大乘小乘千纸。
如意年中配度净安寺。游问会稽遇光律师
受其戒。诵戒至三日。
属众僧布席。登座宣说。
无有遗文。住洛京五年。
与本州策律师东阳志法师同讲问。为法门仪表。
万岁元年归信安。禀受者千人。
由是江南律范。端严第一。
衲衣袒肩。跣足行乞。
手莳松竹。缮造僧房。
苦行贯天地。大慈包世界。
于辩才得自在。于文义得解脱。
于人法得无我。于观照得甚深。
刺史徐峤之参佐县吏耆艾以降。请居龙兴寺
迎供者多。不知同日。
纷然辨斗。闻于长老
曰。吾修无诤三昧。
不唯自利。宏愿利人。
咄因吾身。生彼嗔恨。
乃别立一室。室才方丈。
晏然安居。不践门阈。
刺史李畅跪请移居大方。至于涕泪。
俯如其请。因入法华三昧。
口不息诵。身不亲席。
大事因缘。我得心證。
左溪大师讲止观。铸钟七千斤。
邻州长吏。稽首延请。
结舰浮川。幢盖弥望。
瞻礼万计。行无住悲。
建讲堂门楼。库房宇。
画诸佛刹。凿放生池
闻者敬。观者信。
听者悟。日月无私之照。
江湖不言之润。如来权实之门。
其至矣哉。收材江湖。
方构佛殿。偫盗据州。
寺半为墟。址如鸟巢。
形若枯木。凶猾弃刃。
稽首归仁。宝应二年六月九日
自升绳床。趺坐而灭。
享龄九十二。僧腊七十一。
缁素号恸。楚越悽悲。
至广德元年十二月三日。焚于州西某原。
起塔安神。诸佛之遗教也。
长老貌清神远。仁深行独。
卓为道器。注为法源。
谦非外仪。质乃内至。
若调伏住持之固。礼诵跪绕之勤。
耄期不衰。寒暑如一。
学穷必究。理精必诣。
犹自以为功微道浅。未足为师。
真金纯金。万宝之最也。
趺灭之夕。则异香满室。
闭塔之日。则偫鹤翔鸣。
信安王赵太常颐真郑庶子李中丞丹前相国李梁公岘皆为此州。躬往围绕。
赵太常敬因长老立文殊万圣之象。李梁公增感先人。
泣下双林之间。长老在世。
灵徵繁多。日轮降照于梁端。
大龙修敬于池上。寒蒲挺擢于冰下。
炫莹于禅室。庆云覆会。
仰叹千人。此其盛者。
弟子僧惠藏。爰自童蒙。
服勤左右。四十年矣。
惠命阿难。结集如来之言。
颜氏之子。钻仰素王之道。
杭州灵隐寺大德惠远婺州开元寺德清辨本州六度寺大德惠炬大乘寺主浩然本寺上座达寺主法会都维那神爽等。轮王之位。
我敬奉之。妙光之法。
我敬行之。爰请伽陁。
式播元烈。铭曰。
付嘱戒藏。遵行威仪。
光还性静。翼具禽飞。
止法根本。深仁得之。
莲花不濡。性本清净。
彼上人者。无时非定。
定不离仪。仪不离性。
色身虽灭。此灭皆寂。
寂然不动。斯为正真。
镕金起塔。哀断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