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庙舞人宜依古制疏 唐 · 赵慎言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
郊庙二舞人。不依古制。
未协人神。案周礼以乐舞教国子。
舞云门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之舞者。
即诸侯子孙。容服鲜丽。
故得神祇降福。灵光烛坛。
今之舞人。并容貌蕞陋。
屠沽之流。用以接神。
欲求降福。固亦难矣。
有隋之际。犹以品子为之。
号为二舞郎。逮乎圣朝。
遂变斯制。诚愿革兹近误。
考复古道。其二舞人。
望取品子年二十以下。容颜修正者为之。
太常博士主之。准国子学给料。
行事之外。习六乐之道。
学五礼之仪。十周年。
量文武授散官号曰云门生
又按周礼。奏太簇。
歌应钟。以享地祗。
注云。地祗谓神州社稷也。
太簇阳也。位在寅。
应钟阴也。位在亥。
故斗建亥。则日月会于寅。
建寅。则日月会于亥。
是知圣人之制。取合于阴阳。
歌奏之仪。用符于交会。
今之祭社。即乖古法。
乃下奏太簇。上歌黄钟。
但太簇黄钟。俱是阳律。
上下歌奏不异。乃是阳合于阳。
非特违其礼经。抑亦乖于会合。
社坛歌黄钟。请改为应钟。
又五郊工人舞人衣服。合依方色。
按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琥礼西方。以元璜礼北方。
是知五天帝德。色玉不同。
四时文物。各随方变。
冀以同色相感。同事相宜。
阴阳交泰。莫不由此。
今祭器茵褥。总随于五方。
五郊衣服。独乖于方色。
舞者常持皂饰。工人恒服绛衣。
以臣愚知。深为不便。
其工人衣服。请各依方色。
其宗庙黄色。乃各以所主色礼神。
又以乐理身心。礼移风俗。
请立乐教。以化兆民。
周礼曰。以乐德教国子。
中和祗庸孝友。其国子诸生
望教以乐经。同于礼传。
则人人知礼。家家知乐。
自然风移俗易。灾害不生。
其乐经章目虽详。稍乖旨要。
请委通明博识修撰讫。然后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