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文辞雅丽科对策(并问) 唐 · 孙翃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
问。
朕闻至道虽微。
不言而化。
皇天阴骘。
相叶其彝。
信寒暑而生成。
施云雨而沐润。
垂范作训。
树君育人。
时有浇淳。
教垂繁略。
成汤既圣。
禹道云亡。
桑扈谷风。
屡动诗人之刺。
塞门反坫。
时遗宣父之嫌。
我国家拯彼颓纲。
开兹盛业。
朕以不德。
袭号乘时。
而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义安从。
至如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
夫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
又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余疑。
对。
臣闻登衡霍者。
嗟培塿之微。
泛涨海者。
鄙潢污之陋。
臣草茅孤贱。
才无足取。
属丝纶明扬。
州闾选辟
谬得接武偫彦。
比肩时英。
而文物昭回。
宸颜咫尺。
退思愚劣。
甚不称圣朝求贤之意也。
揆拙兢颜。
心愧失守。
将何以充塞大问。
对扬天休。
然闻之于师。
请言其略。
制策曰。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规尚阙。
思宏厥理。
义安从。
伏惟皇帝陛下开元立极。
地平天成。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夔龙咸事。
阴阳以和。
圣德动天。
无远不届。
麟凤在郊薮。
河洛出图书。
弓旌累降。
徵搜是急。
日昃视朝。
文武并进。
既尽美矣。
无德而称。
犹且罪已为心。
在予兴叹。
此陛下之至让也。
小臣何足以当哉。
然忭舞德音。
忝列明试。
敢不沥肝胆。
献所闻乎。
臣恭惟政理之间。
传诸长者之口。
以先朝之事一二明之。
贞观永徽之间
恭默而天下理。
家给而人足。
时和而岁丰。
外户不扃。
牛羊被野。
太仓之
陈陈相因。
中府之钱。
贯朽莫校。
然而戎车屡驾。
不无事矣。
于是度辽之师。
鬼方之讨。
贺兰之战。
高昌之伐。
而军人无损。
帑藏如初。
国家富有海内百馀年。
士庶之多。
如曩时之兼倍。
征戍之役。
当今日之无何。
岂往得而今失。
将政繁而俗变。
其故何哉。
良有由也。
议者以为赋敛厚。
徭役繁。
风俗奢。
利息倍。
今若息其宫室。
爱人节用。
省无事之官。
罢不急之务。
三年政成。
臣窃迟之。
愚心晓然。
谓在此矣。
制策曰。
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者。
伏惟陛下躬神武之姿。
广聪明之德。
思宏至道。
励精为政。
反支通奏。
甲夜观书。
励神聪于九畴。
留睿情于百氏。
臣闻智小不可谋大。
绠短难于汲深。
窥圣谋之莫测。
谓宸衷之不凡。
致远恐泥。
不其难乎。
夫视者明也。
审邪正与曲直。
听者聪也。
察善恶与是非。
貌者容止可观。
俨恪之所谓。
言者词令斯在。
荣辱之所由。
乂时旸若。
肃时雨若。
察休咎之□会。
归于皇建。
惟睿哲之作圣。
系彼道枢。
故曰无反无侧。
王道正直。
无党无偏。
王道平平。
一以贯之。
此其义也。
制策曰。
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者。
夫大礼与天地同节。
大乐与天地同和。
岂惟明尊卑。
辨等列。
动天地。
感鬼神而已哉。
岂不系于钟鼓。
谅无徵于玉帛。
乐自外作。
必假器以明义
礼由中起。
故备物以饰容。
盖有国之典章。
生人之冕服。
均五材之并用。
废一不可。
类三者之何先。
尤宜去食。
孔子曰。
安上理人。
莫善于礼。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去同即异。
离之则多伤。
相须而成。
兼之则双美。
一彼一此。
何后何先。
制策曰。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予疑。
臣闻暴秦失政。
皇汉创业。
爰作乐以尊先。
聿释享以追孝。
四时武德
用之于高祖
所以恢武功也。
文始五行。
陈之于文庙
所以昭文德也。
盖舞以尽意。
歌以崇德
制自炎汉之君。
本乎孝武之代。
昭德盛德。
郊庙之乐也。
昭容礼容。
质文之辨也。
臣学不师古。
才非敏赡。
惭琐琐之陋。
无足言哉。
仰苍苍之高。
茫然自失。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