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盐铁表 唐 · 刘彤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一
臣闻国之兴衰。
在人不在天。
政之理乱。
在变不在习。
故殷辛失道。
虽得岁而亡。
齐桓反经。
虽改法而霸。
此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之明效也。
是以五帝不相袭礼。
三王不相沿乐者。
岂祖孙父子。
苟欲殊其业耶。
诚代异乎宜。
而时有所适。
不得已而然耳。
故能功格天地。
道济生人。
三五而来。
未闻有弊而不迁。
以之长治者也。
国家承亡隋之季。
开累圣之业。
至于宪章彝典。
立教垂训。
可谓详矣。
然犹仓廪未实。
流庸未还。
俗困兼并。
人嗟杼轴者。
所谓能适道矣。
而未能权。
积习之见不回。
而随时之宜未得故也。
臣闻汉之五叶。
孝武为政。
一厩马三十万匹。
后宫数千人。
外讨戎夷。
内兴宫室。
殚费之甚。
实百当今。
然而古费多而货有馀。
今用少而财不足者何也。
岂非古取山泽。
而今取贫人哉。
取山泽。
则公利厚而人归于农。
取贫人。
则公利薄而人去其业。
此所以古今不一。
赢俭相悬。
故先王之作法也。
山海有官。
虞衡有职。
轻重有术。
禁发有时。
一则专农。
二则饶国。
济人盛事也。
臣实谓当今宜之。
夫煮海为盐。
采山铸金。
伐木为室者。
丰馀之辈也。
寒而无衣。
饥而无食。
庸赁自资者。
穷苦之流也。
若能收山海厚利。
夺丰馀之人。
蠲调敛重徭。
免穷苦之子。
所谓损有馀而益不足。
帝王之道。
可不谓然乎。
臣愿陛下诏盐铁木等官收兴利货。
贸迁于人。
则不及数年。
府有馀储矣。
然后下宽大之令。
蠲穷独之徭。
可以惠群生。
可以柔荒服。
讨百蛮不忧千金之费。
怀万国自有三锡之饶。
虽戎狄猾夏。
尧汤水旱。
无足虞也。
如此。
刑措而颂声作。
臣愚易之。
臣闻可与守成而难与虑始者。
常情是也。
陛下若允臣愚计。
便付有司。
则恐由习常。
就之无日。
伏请付中书门下
令妙择才干。
委以使车。
则愚臣所献。
傥裨万一。
奉天适变。
惟在陛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