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让侍御710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李公足下。
夫心以义持。
公为时出。
虽冥冥入穷神之奥。
鬼莫我窥。
而恟恟自众人之口。
通者谁惑。
何则。
我有独见之明。
物无浮言之信。
亦犹太阿之剑。
犀角不足齿其锋。
高山之
霜霰不能渝其操。
斯岂非爱恶则物之相背。
而终始则我之不移。
且如明公义贯心灵。
人推正直。
遂乃雄飞清宪。
高步等夷。
向若见不决于明。
济不兼于物。
终然独善而已。
何自致之若是乎。
如此。
明公独运之机。
以获当仁之利。
固人情之可恕。
何横议之能干。
昨所造次下风。
求为从者。
亦望心与道合。
申一言而取容。
人以义图。
轻干驷如脱屣。
则不意制以形骸之外。
拘于牙齿之閒。
盖下慎闭门。
而公奚措意。
夫国家所以历试官序。
推择士林。
虽因时买利之夫。
犹能变节。
而服义亡躯之意。
奚遽生疑。
此亦人言。
亦何害岁寒之取效。
然明公所以不容左右。
诚非克堪。
固当别有嘤鸣。
如为蛇足。
而以为家属在彼。
用防未然。
明公之虑极精微。
亦下官之心怀感激。
何者。
至如中朝著姓。
连姻华族。
及夫委以钧轴。
综其条流。
而朝廷岂可南求儋耳之酋。
北取旄头之虏。
必伫异方之任。
乃无内顾之私者耶。
知事有是非。
公无远近。
昔如祁奚之举子。
不避其亲。
齐人之为盗。
固在于楚。
是以为善在已。
执一心之既定。
诡道从时。
乃千人之所指。
然下官所以勤勤自致。
其功靡他。
正以居本海隅
始无朝望。
昔遇光华启旦。
朝制旁求。
误登射策之科。
忝职藏书之阁
又属朝廷尚义。
端士相趋。
复以无依见容。
不时弃置。
所以迟回城阙。
感激身名。
未甘田里之平人。
所慕君亲之大义。
而才能不急。
时用无施。
俸犹拟于侏儒。
举未优于储偫。
所以饥寒在虑。
扶侍增遥。
而慈亲在堂。
如日将暮。
遂乃甘心附丽
乘便归宁。
不然。
则命非饮冰
幸安中土。
又安能崎岖执事之末。
还无一级。
去且二年。
明公审图彼人向者何为。
呜呼。
忠信获戾。
古人之言。
惟教义之所矜。
乃讥嫌之见及。
恨不能隳肝尝胆
徇知己以求申。
而饮气吞声。
负当年而叹息。
庭闱眷恋。
行路屏营。
斯薄宦之所婴。
念劳生之有役。
望美高传。
何嗟及矣。
炯炯式微。
心为谁矣。
转当侧听妙选。
用息鄙心。
心之有怀。
言不能尽。
某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