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严给事729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自出江郡。慰诲累及。
情义已积。昆弟无喻。
人生相知。可谓厚矣。
仆方请归养。从此告辞。
会面无期。所怀当尽。
故复累而言之耳。凡为前相所厚者。
岂必恶人耶。仆爰自书生。
燕公待以族子。颇以文章见许。
不因势利而合。但推奖之日。
不量不才。引致掖垣
有负时议。然则初有超拔。
岂由本心。嗷嗷之口。
曾不是察。既不称其服。
又加之谗閒。负乘致寇。
几于不免。当此时也。
若无所容。以孤特之身。
处背憎之地。自怪既往。
何幸而全。追想寒心。
恍恍发悸。严子足下。
不意而然。既而远出。
犹有馀衅。巧言潜搆。
期仆倾危。故使者之来。
怒于心而色于事。赖于自慎。
幸且无咎。不者吹毛洗垢。
求其痕疵。势穷力屈。
将无控告。未始怯事也。
有为而然。以故春中有书。
薄言求庇。足下犹不谅此意。
以为汲汲于声名。而乃约以庄生之言。
博以东山之法。晓导精至。
诚故人之情。向之所防。
有异来旨。彼二教者。
忘情灭识。无有缠爱。
故福至不喜。祸至不忧。
今仆养亲。岂复割离恩爱。
直措心于此地哉。正欲惟疾之忧。
全身远害。故虽在小小。
敢不兢兢。至如自放身心。
虽复懵昧。幸受教于君子。
亦闻道于古人。岂不能少有所适。
方复屑屑于毁誉之际也。管仲尝三战三北。
而鲍子不以为无勇。以其有亲。
足下宁不我知。而有此诲。
且往者不自量力。因缘小技。
蹩躠干进。荏苒历年。
固以为运属盛明。朝多君子。
义能容物。而忘其孤陋。
则不知弊帚之贵。末路多艰。
专典一州。盖幸遇已甚。
而平生万事。为寒暑所移。
虽忝簪缨。若坠泉壑者耳。
诚耻令名之不副宠章也。昔贾谊才偕管晏。
言则霸王。名重汉廷。
官止梁傅班固犹云未为不遇。
况仆拟非其伦。遇已过彼。
顾多惭色。岂敢怨而更求欤。
足下知心。当明义有所在耳。
尊者慈爱诸下。怀宁本乡。
不欲随官。重有离别。
春秋高矣。晨昏久违。
仆岂复规规然徼无妄之福。在悔吝之动。
而迥无所恃。单孑独立。
万一蹉跌。或远庭闱。
朝心不开。暮发尽白。
行已五十。独不知命。
是以冒死抗疏。乞归侍药
一则洁膳以展下情。二则辞满而无贻忧。
周易曰。飞鸟遗之音。
不宜上宜下。盖取此义。
亦自卜者审也。顾恨上负明主邱山之恩。
未有涓尘之答。下愧知己契奖之力。
卒无如言之效。又平生不饰小节。
苟取虚名。使吠声之徒。
退有后议。竟未获尽展所有之用。
以塞罔极之谗。碌碌而归。
不能不耿耿耳。古人有从所好者。
仆亦有心。庶承颜之馀。
放性自适。轩冕之事。
亦云傥来。林泽之閒。
聊足散虑。纵绝后望。
亦了一生。何必崎岖不平。
龃龉求入。然后为得也。
去矣严子。勉事圣君。
傥存平仲久要之言。无惜诗人金玉之问。
幸甚。张九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