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吐蕃赞普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皇帝问赞普自与彼蕃连姻。亦已数代。
又与赞普结约。于今五年。
人使往还。未尝有閒。
朕以两国通好。百姓获安。
子孙已来。坐受其福。
疆场之事。幸且无忧。
此虽境上有兵。固是存而不用。
在彼边事。与此何殊。
近得来章。又论蛮中地界。
所有本末。前书具言。
赞普不体朕怀。乃更傍引远事。
若论蛮不属汉。岂复定属吐蕃耶。
彼不得所即叛来。此不得所即背去。
如此常事。何乃固执。
复于国家何有。朕岂利之。
至如彼中铁柱州图地记。是唐九徵所记之地。
诚有故事。朕岂妄言。
所修城壁。亦依故地。
若不复旧。岂为通和。
蛮中抄掠彼人。勘问亦有此事。
缘其初附。法令未行。
亦有姚巂边人。奸险求利。
或入蛮同盗。亦不可知。
既与赞普重亲。朕又君临大国。
正欲混同六合。岂复侵取一隅。
三巳论。何乃不信。
顾惭薄德。良用咨嗟。
且如小勃律国归朝。即是国家百姓。
前遭彼侵伐。乃是违约之萌。
朕以结信既深。不顾其小。
中閒遣使。曾不形言。
赞普何独相尤。而不思巳西之事。
所存既大。当共成之。
近闻莽布支西行。复有何故。
若与突骑施相合。谋我碛西。
未必有成。何须同恶。
若尔者。欲先为恶。
乃以南蛮为词。今料此情。
亦巳有备。近令勒兵数万。
继赴安西。傥有所伤。
慎勿为怪也。朕心无所负。
事欲论平。但国家之所守者信。
鬼神之所助者顺。未有背道求福。
违约能昌。何况兵众不可当。
而又天道所不假。以此求济。
不亦难乎。远道所传。
多应不实。亦计赞普不合异图。
故令人审看。定何缘也。
待潘息回日。更别具委曲。
今附少物。具如别数。
为路远不得多附。春首尚寒。
赞普公主比如宜也。平章事首领以下并平安好。
今使内常侍元礼。遣书指不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