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长安西明寺塔碑715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颋尝诵先王之训。探众圣之旨。
盖本三极而宗五常也。汛以观。
则吹万。循而照。
则归一。知夫弃理悟寂。
与能制事者。觉为之路。
以诣精微。定得其门。
而宏汲引。邱铎不言乎始。
扁轮不议乎末。其真如之蕴邪。
智有无涯。閒之以息。
物无有秘。应之以形矣。
物也者。不可使形止。
有也者。不可因无息。
然后三极冥符。适时之义远
五常昭合。济俗之功大。
其象法之韪也。赫矣帝唐。
发于天光。鸿勋铺亿载。
盛业冠三代。钦明浚哲。
以至高宗天皇。绍元命而导要道也。
时孝敬皇帝储副承祧。晦明示疾。
一物三善。禀人君之量。
喜而又惧。闻王子之言。
以大威力。作宏誓愿。
凭有为之基。获无妄之吉。
粤明庆元年仲秋癸酉。诏于京兆延康里置西明寺以报之。
先是三藏法师元奘。惟应真乎。
乃成果者。首命视延袤。
财广轮。往以绳度。
还而墨顺。次命少监吴兴沈谦之。
水衡之藏。彻阿宗之府。
制而缩版。参以悬矩。
钩北阜之舄。伐南山之枚。
初历落以星峙。忽穹崇以云曼。
攒栱岌嶪。骞甍宛转。
揆阴阳之中。居子午之直。
丛倚观阁。层立殿堂。
虬凤夭矫而相承。鬼神睢盱而欲起。
罔不珠缀䆗窱。旋题照烛。
琉璃洞澈。菡萏纷敷。
白日为之隐蔽。丹霓为之舒卷者。
凡十有二所。每动微风。
滴细霤。窅然其若来和
鎗然其有去音。悉丰丽博敞。
峥嵘曭朗。奕奕焉。
眈眈焉。中国之庄严未有。
大荒之神异所绝。于是召以正。
工以考。安瑞表。
湛真容。绣色电烻。
金光火合。移忉利之宫。
镇菩提之座。状微笑而莞尔。
意屡言于善哉者。不可胜计。
遂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
车五十两。绢布二千疋。
徵海内大德高僧。有毗罗静念满颢广说鹏耆辩了鹙子知会凡五十人。
广京师行业童子。有空净闻道善思喜法须迦分施撰择不染者凡一百五十人。
导天衢。指天寺。
上御安福观以遣之。有则有容。
昂昂禺禺。骈象马。
错人龙。幡幢之阴。
周四十里。伎乐之响。
震三千界。使其将法印。
发妙梯。上至乎穆清。
下遗乎纷浊。散而无我。
见桃李之成蹊。聚则有朋。
知稻麻之为众。若普闻名称。
时立威仪。行则上首举为左臂者。
上座道宣寺主神察都维𨙻智衍子立传学元则栖禅静定持律道成怀素等人。法师舍卫是求。
须弥不动。以等空知。
如海法。如陶器必尽。
而写瓶共缚。令大律师崇业
约身利物。维忍辱之
全信役仁。守毗尼之律。
明犹染垒。壑比持綖。
摧伏魔障。弼成学徒。
上座大德神岳法师。开方便品。
證圆明实。贯穿百氏。
分别四谛。芸扃诸彦。
不敢近论笔墨。蓬偫仙。
自应遥寄书帙。相与禁六贼。
制六衰。红粟腐积。
黄金巨万。天厨之宝舆。
泛海岸之雕舻。日静楗槌。
夜鸣钟柝。罔不受薰修戒。
破烦恼结。禅以思默。
听以发。商调柔之意。
书秘密之偈。业公愀而叹曰。
此身有待。诸行无常。
钦不居之岁月。无不灭之泡影。
乐化成而记壁者。请因寺而言之。
是则有尚书令越国公杨素。泊我濮王泰宅之旧区。
丰不当必蔀。俭不师且夺。
终异谋始之则。满非守成之具。
从梁邸第。宁复宾游。
封薛池台。果成童牧。
孰若变为严净。归入檀𨙻。
匪化尘之可思。匪劫烬之能毁。
转以清渠洒道。绿树分行。
水流旧空。花落雨新。
殿邦而住世者。不亦大哉。
宜宣咏歌。以备刊勒矣。
开元神武皇帝御十方之四载。格上下。
秩神祇。万人敬。
百蛮服。伊护法者必圣王乎。
演法者其开士乎。敢作颂曰。
吴作京兮秦之理。珠柱宝刹兮从中起。
䡾相望兮非相似。轮乎奂兮不可拟。
惟圣皇之经始兮。惟调御之依止。
封迦叶之上人兮。延德光之太子
香为土兮金为界。树低枝兮莲出水。
水分接足以骈阗兮。尽洗心以欢喜。
永巍巍兮什梵宫。扬大法兮尊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