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姚崇等北伐制714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朕闻上古圣王之政理。
则教之以战。
陈之以兵。
盖威不詟而服不顺也。
故始于禁暴。
终于偃革。
斯不得已而用之。
朕以寡昧。
诞膺鸿业。
思欲率于动静。
归之教化。
岂要荒之外。
弃为匪人。
而亭育之中。
视则如子。
罔不遵我文轨。
修其贡赋。
岁时相望。
道路抵属。
默啜素称桀骜。
鸣镝于狼居。
顷自怀柔。
屡书于象魏。
朝廷所以许其通好。
议以和亲。
使臣累赍缯帛。
侍子令袭冠带。
庶中国无事。
长城罢守。
戢干戈而销剑戟者。
朕之意焉。
岂谓我盟不渝。
尔约斯背。
伊庭之际。
遂敢侵轶。
西北偏隅。
尚闻啸聚。
虽摧其精锐。
而困于围逼。
此不虞之失也。
朕甚怜之。
犬羊无亲。
不可恃信而轻敌。
熊罴有勇。
咸能宣威而制胜。
朕由是询卿士之奏。
揽英雄之心。
元帅而得佐军。
恢远图而举长策。
随时之义。
其在豫乎。
兵部尚书兼紫微令监修国史上柱国梁国公姚崇
天假其才。
日新厥德。
礼义为本。
居有四邻。
谟猷是先。
坐知千里。
仲山甫之操。
管夷吾之能。
涌泉而不穷。
精贯日而愈励。
信庙堂之柱石。
鼎鼐之盐梅。
必能奋尔六奇。
光我三杰。
持节灵武道行军大总管
管内诸军。
受节度
右领军卫大将军检校单于大都护镇守军使张知运。
宽厚沈毅。
方内直
威而勇决。
自摄单于之台。
惠则抚循。
咸仰将军之树。
可中军副大总管
权检校原州都督李钦宪。
家承将相
器兼文武。
求古人之节。
临事不回。
读前史之言。
好谋而断。
左军副大总管
检校左威卫将军灵州都督吕休璟
惯知边要。
久探戎律。
诚期报国。
去病安用家为。
奋不顾身。
伯昭不持贼遗。
右军副大总管
左骁卫将军论弓仁右金吾卫大将军勿部珣左领军卫郎将摄本卫将军张直楷单于副都护臧怀亮右领军卫中郎将王海宾前朔州刺史元楷右武卫郎将杨楚客并州定清府果毅元萧然等。
颇牧为用。
关张其敌。
怀才倜傥。
尝邀百胜之功。
立志经营。
备习尤章之训。
弓仁及珣并可前锋总管
左虞候总管
怀亮右虞候总管
海宾元楷楚客萧然等并可行军总管
太仆少卿田崇璧鄜州刺史韩思复等。
强力从政
精心在公。
知无不为。
利有攸往。
入敷事典
省阁称其闲练。
出综条察。
吏人畏其严明。
崇璧可兼行军长史
思复可兼行军司马
兵部郎中李休司勋郎中张敬忠兵部员外郎王上客刑部员外郎杨钦明江州别驾李邕等。
或特达圭璋。
所谓登坛之宝。
或翩翩书记
曾闻及霤之词。
可以光赞出车。
宏宣入幕。
并可行军判官
灵武军兵加满十万人。
旧马既少。
宜于内外闲厩抽壮马添满六万匹。
等州要害处亦量加马。
其后军兵六万人。
马二万匹。
先来点定。
宜令卫尉卿李延昌左羽林将军杨敬述等至检阅
且当处团结
待后进止。
其有先锋破贼。
斩馘摧坚。
功效灼然者。
并委军将便定功赏。
不须限以常格。
总管以下。
有损失兵马。
不能力战。
弃军逃命者便杀。
其有弃军入贼。
不能死节者。
妻子依叛缘坐法。
凡此和众
誓于师兵。
统燕犀冀马之雄。
屯斩蛟挈鼋之勇。
鼓鼙沸野。
旌旗彗云。
岂式遏于河塞。
方震惊于沙漠。
于是乎箪醪以信之。
芳饵以赏之。
扬干之仆。
必行其令。
持穰苴之兵。
不枉其法。
坚壁清野。
则投石而有馀。
追奔逐北。
则扫尘而无类。
俾权宜于阃外。
仍布告于天下。
暂劳永逸。
在此行焉。
主者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