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西台舍人泗州刺史徐府君709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叙曰。经天地。
揭日月。文之义也。
掌邦籍。出王命。
位之崇也。本乎言行。
君子之枢机。成乎易。
贤人之德业。则徐公其人也。
昔公奋明哲之姿。当高宗之盛。
天保大定俊乂用彰。
而光耀天台。云飞纶阁。
文敏以畅机务。稽古以析嫌疑。
礼乐政刑。择三代之令典。
典谟训诰。有唐虞之遗风。
较然于庶绩者。可得而闻也。
其嘉猷谠言。沃心造膝。
滋液内润。精微外密。
混成于元象者。不可得而闻也。
公讳齐聃。字将道
姓徐氏东海郯人也。
远祖偃王。基仁义于上代。
严考孝德。济宏美于近世。
公始以宏文生通五经大义。发迹曹王府参军右千牛曹潞王府文学崇文馆学士兼侍皇太子讲。
又芳林门修书。于时中朝硕老。
下国英隽。皆忘年请交。
不远来谒。望其路者。
若晨风之赴北林。得其门者。
如众山之仰东岱。公不乐趋竞。
雅尚退谧。深以椒房之家。
声名太甚。求为外职。
出宰桃林。未下车。
敕改沛王掾。终岁选拟司绩员外司议郎
并不就。乞补云阳
到官累日。诏除司城员外郎
乃迁西台舍人。其为政也。
如始云尔。初公幼而殊异。
八岁工文。太宗闻其聪明。
召试词赋。锡以佩刀金鞘。
称曰神童。及中年。
高宗嘉其道优。悉命皇子受业。
吁谟帝采。许以国钧
故公备更潞沛豫诸王侍读。上之在周邸也。
公尝来诲诗焉。夫然。
集虎观之书。承龙楼之问。
二宗之代。矫首辞林。
四王之门。从容经席。
非有海山之艺。温良之德。
仪形以孚。柔嘉维则。
其孰能发挥圣智。启迪天人者乎。
咸亨元年出为蕲州司马二年坐事徙于钦州
夫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污隆随时。
屈伸以义。去令尹而不愠。
司寇而遂行。蕙兰败不为不芳。
日月蚀不为不明。姑务忠信。
何陋蛮越。优游钦江
岁馀而没。春秋四十有三。
惜乎不登宰衡。以平天下。
天夭是瘃。命也欤。
既而庆隆嗣子。返公孙之柩。
德施后王。拜先师之爵。
上元三年某月。归葬于少陵原。
中兴神龙元年。赠泗州刺史
褒贤追远。念道尊师
圣人之礼也。议者以公考果州府君高学才华。
香名省闼。武帝贤姊也。
大帝婕妤妹也。公既高步掖垣
子又践修旧职。同生标藻于鸾殿。
重世含章于凤池。自班姬父兄。
文雄汉室。左思女弟。
词蔚晋宫。悠哉二族。
徐氏三矣。才难不其然乎。
凡是好文之君。赏音之士。
公之逝也。岂不慨然阅青而存淩云之气。
操朱弦而想流水之属哉。厥子曰坚。
景龙中加金章紫绶。行礼部侍郎
得以命卿之禄。奉蠲洁之祀。
无念烈考。树之家风。
乃刊石立颂。将以识往行。
摅无穷。使本支百代。
不忘先人之不陨其名也。其词曰。
王言惟令。中禁是司。
帝嘉文父。曰汝宜之。
终温且。习礼明诗。
长裾传道。大笔修辞。
鸿业润色。元黻缉熙。
昊天大戾。君子明夷。
苍梧启手。涅而不缁。
中兴受命。逝者无追。
灵符泗水。崇赠先师。
髣像精魄。丕承圣期。
教近子贵。荣跻父慈。
学嗣三叶。才俱一时。
春秋孝享。霜露深思。
后之视昔。斯文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