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州龙兴寺710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龙兴寺
观夫广大无相者。
虚空也。
四轮倚之而住。
精微无体者。
佛性也。
万法因之以生。
圣人有以见三界成坏。
皆有为壳。
故剖之以戒觜。
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
是无明网。
故决之以定刃。
烁宝光之慧炬。
沛善利之慈舟。
返迷路率于中道。
徛横流登于彼岸。
以言乎真实之要。
总摄一乘。
以言乎天地之閒。
曲成万物。
大矣哉。
道心包举。
等太虚而无际。
法教流通。
弥旷劫而常在。
则有乘如来方便。
出应化门。
用大士因缘。
帝王位。
俾庶类咸若。
谓之光宅天下。
令众生修善。
名为庄严佛国。
龙兴寺者。
皇帝即位之岁。
溥天之所置也。
唐祚中微。
周德更盛。
历载十六。
奸臣擅命。
伯明氏有盗国之心。
一阐提有害圣之迹。
皇上操北斗。
东朝
排阊阖。
运扶摇。
张目而叱之。
殷乎若震雷发地。
歘虩翕响。
以克彼二凶。
赫然若太阳升天。
晞熙仰象。
以复我万邦。
返元后传国之玺。
光武登坛之玉。
尊祖继宗。
郊天祀地之礼既洎。
修旧布新。
改物班瑞之典又备。
乃考出世之法。
鼓大雄之事。
入无功用之品。
住不思议之力。
一光所烛。
庶兆为之清凉。
一音所宣。
大千为之震动。
云蒸风靡。
不崇朝而坏衣涌塔遍天下矣。
陈州者。
上古太嗥之虚。
近代淮阳之地。
置守则列为郡。
封王则建为国
本其风俗。
豪侈靡丽旧矣。
翿东门之下。
接袂成帷。
宛邱之上。
袨服成市。
豫州之郊一都会也。
剌史南阳韩府君名琦
其为邦也。
胜残去杀。
圣主之得贤臣。
别驾彭城郡名隆业
从政也。
能肃而恭。
高阳之有才子。
长史南阳张齐贤
儒林之选也。
司马河南云盈。
公族之良也。
曹从事八人。
录事参军于璆为称首。
六属官人二十五人。
宛邱县崔修已为称首。
或以艺荣。
或以门进。
高车一辙。
美利同人。
礼举刑清。
于是乎在。
因邦甸积稔之蓄。
偶日月再旦之初。
钦若王言。
建立灵寺。
上略其趾。
下务其终。
百工不劝而亟。
庶役不徵而会。
经始如云。
成之不日。
夫其带四郭五衢之陌。
踞重墉阛阓之端。
福地砥平。
长垣云矗。
高门有闶。
大厦斯飞。
连廊曲阁。
交轩对霤。
木磨而不雕。
土涂而不饰。
壮无僭侈。
以约费为功。
俭无偪陋。
以静居为宝。
法王宫殿。
近宝花之城
菩萨伽蓝。
金灯之地。
亦犹是也。
上座处元寺主真度维那守慎等。
戒珠如月。
独洁麒麟之行。
法宝如山。
普闻狮子之吼。
克谐善众。
厎定神居。
甘露饱而满盈。
天香醉而围绕。
于时陈项之老。
褒衣而博带。
皤皤然相造而诹曰。
久矣吾党之惑也。
倥侗颛蒙。
情嗜横放。
恚爱我业。
聪明不开。
日有忘其生生。
月无觉其灭灭。
一息之漏。
可胜言哉。
而今举足至于道场。
申臂及于净土。
昼则目禅诵之事。
夜则耳钟梵之音。
何悟是生。
晚臻斯乐。
岂不思天子之至仁乎。
恻下人之昏垫。
遹上圣之昭轨。
假有相之途。
诣无生之理。
洒冥泽于巳灭。
蒂元根于未始。
百灵之所归依。
万宇之所欣喜。
非独陈而巳矣。
盖神辟天。
圣开地。
代之祖也。
纂帝宝。
基皇统。
孝之主也。
殄僪狂。
破魔孽。
威无外也。
广正典。
绍度门。
德无大也。
通幽洞明。
兼粗该精。
滂洋而行。
混濩厥成。
一收功而四善举。
一推心而偫愿立。
咨如是。
龙兴之化。
曷有量矣。
夫业可大
而芜没焉不贻于后。
事可尊。
而苞蕴焉不述于代。
臣子之罪也。
敢请图之。
然言语之不到者心识。
心识之不到者真如。
二乘闻之而不见。
十地见之而未了。
而我云何。
能知能说。
窃比六时之鸟。
七宝之树。
是出乎和雅音声。
是赞乎微妙功德。
记其在处。
长者之金园。
铭其事因。
育王之石柱。
其词曰。
圣皇在上。
于昭于天。
唐虽旧邦。
其命维新。
龙兴返政。
灭二暴臣。
少康非儗。
于舜为邻。
王蒸(其一)
于廓元教。
生人户牖。
神化洒心。
小大稽首。
掌擎万域。
潜移仁寿。
三代之前。
盖未曾有。
最上乘哉(其二)
泱泱陈服。
韩侯道之。
奕奕宝坊。
邦人造之。
天龙护持。
贤圣熙熙。
受福维祺。
帝心则怡。
至理兴哉(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