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续唐中岳体元先生潘尊师碑颂695年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尊师业尚冲密。
勤毖幽深。
理心事天。
所宝惟啬。
绝圣弃智。
不耀其光。
故真感冥期。
珍图秘学。
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
若乃崇标旷迹。
遐情远思。
志摩青云。
蓬视紫闼。
高宗每降銮辇。
亲诣精庐。
尊师不下堂
接手而已。
每叹曰。
大丈夫业于道。
不能投身霄岭
灭景云林。
而疲痾此山。
以烦时主。
吾之过也。
遂欲东求蓬莱。
孤舟入海。
属天皇敦笃斯道。
祈款逾深。
踟蹰山隅。
绝策未往。
既而金革(一作格)有命。
镳辔遗区。
于戏。
昔姑射有神人。
尧轻天下。
崆峒有至道。
轩屈顺风。
元真高踪。
万古同德
何其盛哉。
尊师有弟子十人。
并仙阶之秀。
然鸾姿凤骨。
眇爱云松者。
颍川韩法昭河内司马子微
皆禀训(一作命)瑶庭。
密受琼室。
专太清之业。
遗下仙之俦。
谷汲芝耕。
服勤于我。
盖历岁纪也。
尊师受箓于茅山升元王君。
王君受道于华阳隐居陶公。
陶公至子微
二百岁矣。
而元标仙骨。
雅似华阳
夫阶真蹈冥。
鍊景游化者。
其必有类乎。
法昭等永惟尊师灵迹洞业。
高深迈古。
而弃代往矣。
其若之何。
乃斲石幽山。
申颂元德。
其颂曰。
观元化兮求古之列仙。
得瑶图与金鼎。
信元符之自然。
神与道而为一。
天与人兮相连。
苟精守以专密。
必驾景而淩烟。
丹邱不死兮羡门子
黄宫度世兮吾体元。
体元至德兮洵淑美。
冲心养和保元始。
初学茅山济江水。
乃入华阳洞天里。
道逢真人升元子
授以宝书青台旨
令守嵩阳玉女峰
云栖穷林今五纪。
圣人以万机为贵。
而我以天下为累。
圣人以大宝为尊。
而我以天下为烦。
是以冥居于㟪𡻱。
寄遗迹于轩辕
唐高宗兮天子之光。
好道乐仙兮思彼云乡。
千旌万骑兮翠凤凰。
遨游汝海兮箕山阳
朝拜白茅夕紫房。
斋心洁意缅相望。
祈问玉真及玉皇。
何以得之受天昌。
黄庭中人在子身。
窅窅冥冥精甚真。
去汝骄气与淫神。
勤能思之道自亲。
遂解形而遗世。
乘白云而上宾。
弟子不知其所往。
乃刻石以思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