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等论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一
昔秦废五等。崔实仲长统王朗曹囧等皆以为秦之失。
余窃异之。试通其志云。
盖明王之理天下也。先之以博爱
本之以仁义。张四维。
尊五美。悬礼乐于庭宇。
置轨范于中衢。然后决元波使横流。
扬薰风以高扇。流恺悌之甘泽。
浸旷荡之膏腴。正理革其淫邪。
淳风柔其骨髓。使天下之人。
心醉而神足。其于忠义也。
立则见其参于前。其于进趋也。
皎若章程之在目。礼经所及。
等日月之难踰。声教所行。
虽风雨之不辍。圣人知俗之渐化也。
王道之已行也。于是体国经野。
庸功勋亲。分山裂河。
设磐石之固。内守外禦。
有维城之基。连结遍于域中。
胶葛尽于封内。虽道昏时丧。
泽竭政塞。郑伯逐王。
申侯弑主。鲁不供物。
宋不城周。吴徵百牢。
楚问九鼎。小白之一匡天下。
重耳之一战诸侯。无君之迹显然。
篡夺之谋中寝者。直以周礼尚存。
书不陨。故曰不敢失坠。
天威在颜。自春秋之后。
礼义渐颓。风俗尘昏。
愧耻心尽。疾走先得者为上。
夺攘投会者为能。加以八世专齐。
三家分晋。子贡之乱五国
苏秦之斗七雄。苛刻繁兴。
经籍道息。莫不长诈术
贵攻战。万姓皆戴爪牙。
无人不属觜距。所以商鞅欺故友。
李斯囚旧交。孙膑丧足于庞涓
张仪得志于陈轸。一旅之众。
便欲称王。再战之雄。
争来奉帝。先王会盟之礼。
昔时樽俎之容。三代元风。
扫地尽矣。况始皇削平区宇。
殊非至公。李斯之作股肱。
罕循大道。人无见德。
唯虐是闻。当此时也。
主猜于上。人骇于下。
父不能保之于子。君不能得之于臣。
欲使始皇分土。奸雄建侯
薄俗若喻晋郑之可依。便借贼兵而资盗粮。
寄鱼龙而助风雨。不可行也。
是以秦鉴周德之绵深。惧已图之不远。
置守。高下在心。
天下制在一人。百姓不闻二主。
直是不得行其世封。非薄功臣而贱骨肉也。
高皇帝揭日月之明。怀天地之量。
算材不足以分赏。论功不足以受封。
邑皆百城。土有千里。
殷国富。地广兵强。
五十年间。七国同反。
贾谊忧失其国。晁错请削其地。
若言由大而反也。不若召陵之师。
践土之众也。若言有材而起也。
刘濞非王霸之材。田禄无先管之略也。
且齐晋以逆礼为惭。吴楚以犯上非愧。
衅由教起。其所由来远矣。
自此之后。杂霸又衰。
中兴不能改物创图。黄初不能深谋远虑。
缅乎汉魏之际。寻其经纬之初。
未有积德重光。泽及万物。
观其教。偷薄于秦风。
察其人。豺狼于汉日。
魏太祖曰。若使无孤。
天下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明窃号谥者触目皆是。欲以此时开赐履之祚。
垂万代之封。必有通车三川以窥周室。
介马汾隰而逐翼侯王司徒屡请于当时。
曹元首又勤于宗室。皆不知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