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除滥刑疏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
臣闻李斯之相秦也。
行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
杜私门。
彊公室。
弃无用之费。
捐不急之官。
惜日爱功。
疾耕急战。
人繁国富。
遂屠诸侯。
此救弊之术也。
故曰刻薄可行于进趋。
变诈可陈于攻战。
兵犹火也。
弗戢将自焚。
既而锋镝已销。
石城又毁。
谅可易之以宽大。
润之以淳和。
八风之乐以柔之。
三代之礼以导之。
秦则不然。
淫虐滋甚。
往而不返。
卒至土崩。
此不知变之祸也。
陆贾叔孙通之事汉王也。
荥阳成皋之间。
粮馈已穷。
智勇俱困。
不敢开一说效一奇。
惟进豪猾之材。
荐贪暴之客。
及区宇适平。
干戈甫戢。
金鼓之声未息。
伤痍之痛尚闻。
二子顾盼雍容。
绰有馀裕。
乃陈诗书。
说礼乐。
开王道。
谋帝图。
高皇帝忿然曰。
吾以马上得之。
安事诗书。
对曰。
陛下马上得之。
可马上治之乎。
高皇默然。
是时陆贾著新语。
叔孙通定礼仪。
始知天子之尊。
方觉帝王之贵。
此知变之善也。
向使高皇排二子而不收。
置诗书而不顾。
重攻战之吏。
尊首级之材。
复道争功。
张良已知其变。
拔剑击柱。
吾属不得无谋。
即晷漏难踰。
何十二帝乎。
亡秦是续。
何二百年乎。
故曰仁义者。
圣人之蘧庐。
礼经者。
先王之陈迹。
然则祝辞向毕。
刍狗须投。
淳化已流。
糟粕可弃。
仁义尚舍
况轻于此者乎。
自文明草昧。
天地屯蒙。
三叔流言。
四凶搆难。
不设钩距。
无以应天顺人。
不峻刑名。
不能摧奸禁暴。
故置神匦。
以开告端。
曲直之影必呈。
包藏之心尽露。
神道助顺。
无罪不除。
人心保宁
无妖不戮。
以兹妙算。
穷造化之幽深。
用此神谋。
尽天人之秘术。
故能计不下席。
听不出闱。
苍生晏然。
紫宸易主。
伟哉无得而称也。
岂比造攻鸣条。
大战牧野。
血变草木。
头折不周。
可同年而语乎。
然而急趋无善迹。
促柱少和声。
拯溺不规行。
疗饥非鼎食。
即向时之妙策。
乃当今之刍狗也。
伏愿鉴秦汉之得失。
考时事之合宜。
审糟粕之可遗。
觉蘧庐之须毁。
见几而作。
岂劳于终日乎。
陛下必不可偃蹇太平。
徘徊中路。
伏愿改法制。
立章程。
下恬愉之词。
流旷荡之泽。
去萋斐之牙角。
顿奸险之锋铓。
杜告密之源。
绝罗织之迹。
使天下黎民。
坦然大悦。
岂不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