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疾文 其一 粤若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七
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一臂连蜷。不学邯郸。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每至冬谢春归。暑阑秋至。云壑改色。烟郊变容。辄舆出户庭。悠然一望。覆焘虽广。嗟不容乎此生。亭育虽繁。恩已绝乎斯代。赋命如此。几何可凭。今为释疾文三篇。以贻诸好事。盖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删书者其有栖遑乎。国语之作。非瞽叟之事乎。骚文之兴。非怀沙之痛乎。吾非斯人之徒欤。安可默而无述。故作颂曰。
粤若稽古。
烈山兮。
远矣大矣。
臣太岳兮。
钦哉良哉。
有太公兮。
卷舒龙豹。
奄经营乎四履
先生兮。
乘骑日月。
期汗漫乎九垓。
尚书抗节兮属炎灵之道丧。
中郎含章兮遇金行之纲颓。
彼圣贤之相续。
信古往而今来。
人何代而不贵。
代何人而不才。
郁律崛岉兮。
昆陵之玉石。
泮涣粲烂兮。
象星汉之昭回。
尔其为广也。
碧海云蒸而地合。
尔其为峻也。
赤城霞起而天开。
暨中朝之颠覆。
家不坠乎良箕。
绍金柯而玉秀。
穆兰馨而滋。
弥九叶而逮余兮。
代增丽以光熙。
清风振乎终古。
妙誉薰乎当时。
皇考庆予以弄璋兮。
肇锡予以嘉词。
名余以照邻兮。
字余以升之。
余幼服此殊惠兮。
遂阅礼而闻诗。
于是裹粮寻师。
搴裳访古。
探旧篆于南越。
得遗书于东鲁。
意有缺而必刊。
无文而咸补。
入陈适卫。
百舍不厌其栖遑。
累茧重胝。
千里不辞于劳苦。
既而屠龙适就。
刻鹄初成。
下笔则烟飞云动。
落纸则鸾回凤惊。
李膺而窃价。
张华而假名。
郭林宗闻而心服。
王夷甫见而神倾。
俯仰谈笑。
顾盼纵横。
自谓明主以令仆相待。
朝廷以黄散为轻。
及观国之光。
利用宾王
谒龙旗于武帐。
挥凤藻于文昌。
先朝好史。
予方学于孔墨。
今上好法。
予晚受乎老庄。
彼圆凿而方枘。
吾知龃龉而不当。
是时也。
天子案剑。
方有事于八荒。
驾风轮而弱水
飞日驭而苑扶桑。
戈船万计兮连属。
铁骑千偫兮启行。
文臣鼠窜。
猛士鹰扬
故吾甘栖栖以赴蜀。
分默默以从梁。
其后雄图甫毕。
登封礼日。
方欲访高议于云台
考奇文于石室。
销兵车兮为农器。
休牛马兮崇儒术。
屡下蒲帛之书。
值余有幽忧之疾。
盖有才无时。
亦命也。
有时无命。
亦命也。
时也命也。
自前代而痛诸。
道之乖也。
则贤人君子伏斧锧而不暇。
时之来也。
则屠夫饿隶作王侯而有馀。
三仁猖狂兮为奴为戮。
八子狼狈兮为醢为菹。
长剑以撝。
尚想华亭之鹤。
孤舟欲近。
遥忆阊门之鱼。
史迁下于蚕室。
邓艾徵于槛车。
康既幽而孙登
宣屡困而惭宁蘧。
固其闭门少事。
蹈沧海而辞组。
开卷独得。
茂陵而著书。
起清流之浩漫。
长愿嗟乎灵胥
重曰。
积怨兮累息。
茹恨兮吞悲。
怨复怨兮坎壈乎今之代。
愁莫愁兮侘傺乎斯之时。
皇穹何亲兮诞而生之。
后土何私兮鞠而育之。
何故邀余以好学。
何故假余以多辞。
何余庆之不终兮。
当中路而废之。
彼有初而鲜克兮。
贤者其犹不欺。
况陶钧之象物。
胡不贞而谅之。
岂其始终爽德。
苍黄变色。
无心意乎簪履。
有悲哀乎杨墨。
已焉哉。
天盖高兮不可问。
地盖广兮不容人。
钟鼓玉帛兮非吾事。
池台花鸟兮非我春。
寂兮寞。
岁岁年年长少乐。
慌兮惚。
朝朝暮暮生白发。
怆恍懭悢兮无所见。
宛转联蜷兮独向隅。
状若重狴圆扉之受绁。
又似乾池涸井之濡。
鸾凤之翮已铩兮。
徒奋迅于笼槛。
骐骥之足已蹇兮。
空怅望于廷衢。
龙门之桐半死。
邓林之木全枯。
苟含情而禀气兮。
孰能不伤心而疾首乎。
歌曰。
岁将晏兮欢不再。
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
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
生兮生兮汝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