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破百济军事表 初唐 · 刘仁轨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臣蒙陛下曲垂天奖。
弃瑕录用。
授之刺举。
又加连帅
材轻职重。
忧责更深。
尝思报效。
冀酬万一。
智力浅短。
淹滞无成。
久在海外。
每从征役。
军旅之事。
实有所闻。
辄具状封奏。
伏乞详察。
臣今睹见在兵士。
手脚沈重者多。
勇健奋发者少。
兼有老弱。
衣服单寒。
唯望西归。
无心展效。
臣因往问海西
见百姓人人投募。
争欲征行。
乃有不用官物。
请自办衣粮。
投名义征。
何因今日兵士。
如此儜弱。
皆报臣云。
今日官府。
与往日不同。
人心亦别。
贞观永徽年中。
东西征役。
身死王事。
并蒙敕使吊祭。
追赠官职。
亦有回亡者官爵与其子弟。
显庆五年以后。
征役身死。
更不惜问。
往前度辽海者。
即得一转勋官。
显庆五年以后。
频经渡海。
不被纪录。
州县发遣百姓充兵者。
其身少壮。
家有钱财。
赂与官府。
任自东西藏避。
即并得脱。
无钱用者。
虽是老弱。
推皆令来。
显庆五年百济勋。
及向平壤北口战勋。
当时将士号令。
并与高官重赏。
百方购募。
无种不道。
洎到西岸。
唯闻枷锁推禁。
夺赐破勋。
州县追呼。
求住不得。
公私困弊。
不可言尽。
海西之日。
已有自害逃走。
非独海外始逃。
又本为征役。
蒙授勋级。
将为荣宠。
频年征役。
唯取勋官。
牵挽辛苦。
与白丁无别。
百姓不愿征行。
特繇于此。
陛下再兴兵马。
平定百济
留兵海外。
经略高丽
百姓有此议论。
难为成就功业。
臣闻琴瑟不调。
改而更张。
布政施化。
随时取适。
自非重赏明罚。
何以成功。
臣又问见在兵士。
旧留镇五年。
尚得支济。
尔等始经一年。
何因如此单露。
并报臣道。
发家来日。
唯遣作一年装束。
自从离家。
已经二年。
在朝阳瓮津。
又遣来去运粮。
涉海遭风。
多有漂失。
臣勘责见在兵士衣裳单露不堪度者。
大军还日所留衣裳。
且得一充事。
来年秋后。
并无准拟。
陛下若欲殄灭高丽
不可弃百济
土地馀丰在北。
馀勇在南。
百济高丽
旧相党援
倭人虽远。
亦相影响。
若无兵马。
还成一国。
既须镇压。
又置屯田。
事藉兵士同心同德。
兵士既有此议。
不可胶柱因循。
须还其渡海官勋。
及平百济平壤功效。
除此之外。
更须褒赏。
明敕慰劳。
以起兵士之心。
若依今日已前处置。
臣恐师老且疲。
无所成就。
臣又见晋代平吴。
史籍具载。
内有武帝张华
外有羊祜杜预
筹谋策画。
经纬咨询。
王浚之徒。
折冲万里。
楼船战舰。
已到石头。
贾充王浑之辈。
犹欲斩张华以谢天下。
武帝报云。
平吴之计。
出自朕意。
张华同朕见耳。
非其本心。
是非不同。
乖背如此。
平吴之后。
犹欲苦绳王浚
武帝拥护。
始得保全。
不逢武帝圣明。
王浚不存首领
臣每读其书。
未尝不抚心长叹。
伏惟陛下既得百济
欲取高丽
须内外同心。
上下齐奋。
举无遗策。
始可成功。
百姓既有此议。
更宜改调。
臣恐是逆耳之事。
无人为陛下进言。
自顾老病日侵。
残生能几。
奄忽长逝。
衔恨九泉。
所以披露肝胆。
昧死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