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绩 隋末唐初 · 陈叔达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贤弟千牛及家人典琴至。频辱芳翰。
索下官所撰隋纪。虽承厚眷。
懑然自失。诚恐持郤克之质。
邯郸之墟。奏曹郐之音。
历茎英之肆。所以迟回牍。
伏念旬时。辄揆短怀。
仰违前命。今奉来札。
诲责逾深。既以骄鄙相诃。
又以缄縢致诮。欲加之罪。
其无辞乎。正当要使必致耳。
了不知贤兄芮城有隋书之作。足下既图继就。
须有考寻。谨依高旨。
缮录驰送。然仆虽不佞。
颇闻君子之论矣。尝以谓为国以礼。
君举必书。故左史记言。
右史记事。言者申立德立功之意也。
事者叙立德立功之迹也。所以明劝沮。
所以别是非。自非可以关社稷之安危。
涉天人之兴废。古之君子。
何尝取诸。褒贬之作。
有由然也。自微言泯绝。
大义乖坠。三代之教。
乱于甲兵。六经之术。
灭于煨烬。君人者。
尚空名以夸六合。史官者。
贵虚饰以佞一时。下及马迁。
爰逮班固。咸有述作。
庶几圣贤。其于斟酌典谟。
表章微绝。曾不能触其藩篱者也。
魏晋之际。夫何足云。
中原板荡。史道息矣。
然国于天地。有与立焉。
苟能宅郊禋。建社稷。
师长。抚黎元。
虽复五裂山河。三分躔次。
规模典式。岂徒然哉。
是贤兄文中子知其若此也。恐后之笔削。
陷于繁碎。宏纲正典。
暗而不宣。乃兴元经。
以定真统。盖获麟之事。
夫何足以知之。叔达亡国之馀。
幸赖前烈。有隋之末。
滥尸贵郡。因沾善诱。
颇识大方。至若梁魏周齐之閒。
耳目耆旧所接。风流人物
名实可知。衣冠道义。
讴谣尚在。顷者皇建其极。
君子道亨。凭藉时来。
妄叨近侍。庙堂多暇。
典坟自娱。览后魏周齐之纪传。
考下官之所闻见。曾不喜怒随意。
曲直任情。叙致浮杂。
褒贬阿党。述时望者。
以爵禄为荣谈。陈国纪者。
狙谲为能事。至于密会王道。
潜济生人。既昧于知音。
咸寝而不记。贪叙写其祖父冠冕。
子嗣婚姻。以为谱牒之證耳。
岂不痛哉。风俗之坏。
一至于此。虽人伦王化。
备列元经。而恢谈硕议。
或不可舍。是以薛记室及贤兄芮城
常悲魏周之史。各著春秋。
近更研览。真良史焉。
古人云。过高唐者。
王豹之讴。游睢涣者。
学藻绘之功。窃惟隋氏之王。
三十六年。成败否泰。
目所亲睹。诚惧后之作者。
复习向时之弊焉。故聊因掌壶之暇。
著隋纪二十卷。骋辞流离。
则愧于心矣。书事要。
则尝有志焉。孔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附之于行事。
傥近是乎。谨恃畴眷。
以尘清览。当积兼金。
以购黜窜耳。又恐足下纪传之作。
须备异闻。今更附王冑大业起居注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