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天柱观 吴越 · 钱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
天柱观者。因山为名。
按传记所载。皆云天有八柱。
其三在中国。一在舒州
一在寿阳。洎今在馀杭者皆是也。
又按道经云。天壤之内。
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
如国家之有藩府郡县。递相禀属。
其洞天之内。自有日月分精。
金堂玉室。仙官主领。
考校灾祥。今天柱山
即真诰所谓大涤洞天者也。内有隧道。
暗通华阳林屋。皆乘风驭景。
焂往忽来。真踪杳冥。
非世俗所测。而况大江之南。
地兼吴越。其峰峦。
西接两天眼之龙源。次连石镜之岚岫。
东枕浙江之迢派。可谓水清山秀。
兼通大海。及诸国往还。
此外又有东天目西天目及天竺之号。得非抗苍崖于穹昊。
耸绝壁于云霄。立天为名。
以标奇特耶。若乃登高望远。
则千岩万壑。金碧堆謺。
龙蟠虎踞。灵粹滋孕。
代生异人。非山秀地灵之所钟袭。
其孰能与于此乎。就中天柱。
风清气和。土腴泉洁。
神蛇不螫。猛兽能驯。
汉武帝酷好神仙。标显灵迹。
乃于洞口建立宫坛。历代祈禳。
悉在此处。东晋郭文举先生
得飞化之道。隐居此山。
偫虎来柔。史籍具载。
乃于蜗庐之次。手植三松。
虬偃凤翘。苍翠千载。
今殿前者是也。洎大唐创业。
以元元皇帝为祖宗。崇尚元风。
恢张道本天皇大帝握图御宇。
授箓探符。则有潘先生宏演真源。
搜访神境。宏道元年
奉敕创置天柱观焉。仍以四维之中。
壁封千步。禁彼樵采。
为长生之林。中宗皇帝玉叶继昌。
元关愈辟。特赐观庄一所。
以给香灯。于是台殿乃似匪人工。
廊槛而皆疑化出。星坛月砌。
具体而微。则有被褐幽人。
据梧高士。挹澄泉之味。
息青萝之阴。叶天师法善朱法师君绪吴天师筠暨天师齐物司马天师承祯夏侯天师子云皆继踵云根。
栖神物表。骨腾金锁。
名冠瑶编。出为帝王之师。
归作神仙之侣。金错标字。
翠珉流芳。昭晰具存。
不俟详录。其馀三泉合派。
双石开扉。药圃新池。
古坛书阁。各有题品。
足为耿光。此际蒙圣朝謺委藩阃
阖闾之封略。统句践之山河。
宠极萧曹。荣兼浑郭。
缅怀斯地。实迩维桑。
素仰真风。备详前事。
但以此观创置之始。本对南方。
后有朱法师相度地形。改为北向。
虽依山势。偏侧洞门。
其洞首阴背阳。作道宫而不可。
致左右岗垄与地势以相违。背洞门而不顺百灵。
使清泉却侵白虎。致使观中寥落。
难驻贤能。皆为尊殿背水激冲之所致也。
乾宁二年因历览山源。
周游洞府。思报列圣九重之至德。
兼立三军百姓之福庭。于是斋醮之馀。
遍寻地理。观其尊殿基势。
全无起发之由。致道流困穷。
二时而不办香灯。竟岁而全无醮阅。
遂抗直表。上闻圣聪。
请上清道士闾邱方远与道众三十馀人。主张教迹。
每年春秋四季。为国焚修。
特与创建殿堂。兼移基址。
山势有三峰两乳。兼许迈先生丹灶遗迹犹存。
遂乃添低作平。减高为下。
改为甲向。是五音第一之方。
而乃添培乳山。却为主案。
寻即一二年内。法主两沾渥恩。
道侣益臻。常住咸备。
青牛白鹿。堪眠琪树之阴。
绛节霓幢。不绝星坛之上。
得不因移山势。而再振元风者哉。
寻又续发荐章。奏闾邱君道业。
圣上以仙源衍庆。真派流辉。
方瑶水以游神。复华胥而入梦。
欲阐无为之化。欣闻有道之人。
敕赐法号为妙有大师。兼加命服。
虽寒栖带索之士。不尚宠荣。
在法桥劝善之门。何妨显赫。
其次毕法道士茂章。生自神州。
久栖名岳。元机契合。
负笈俱来。幸揖方瞳。
常留化。副妙有大师三元八节。
斋醮同修。福既荐于宗祧。
惠颇沾于军俗。寻发特表。
蒙鸿恩继赐紫衣。焚修于此。
大殿之内。塑天尊真人。
龙虎二君。侍卫无阙。
其次别创上清精思院。为朝真念道之方。
建堂。乃陈鼎击钟之所。
门廊房砌。无不更新。
天风每触于庭除。地籁时闻于窗户。
兼为亲𨽻观额。以炫成功。
非矜八体之能。贵立永年之志。
有大师闾邱君。灵芝禀异。
皓鹤标奇。诞德星躔。
披灵霓洞。朝修虔恳。
科戒精严。实紫府之表仪。
清都之辅弼。加以降神之地。
舒州天柱山也。游方有志。
蹑屩忘疲。自生天柱之前。
驻修天柱之下。察其符契。
信不徒然。此乃修崇。
实同搜抉。所谓道无不在。
其人。爰自开基。
至于功毕。备仙家之胜槩。
畅圣祖之真风。遂录画图。
封章上进。奉光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旨。
钱镠。省所奏进重修建天柱观图一面。
事具悉。我国家袭庆仙源
游神道域。普天之下。
灵迹甚多。然自兵革荐兴。
基址多毁。况兹幽邃。
岂暇修营。卿考一境图经。
知列圣崇奉。亲临胜槩。
重葺仙居。仍选精悫之流。
虔备焚修之礼。冀承元贶。
来祐昌期。岂唯观好事之方。
抑亦验爱君之节。既陈章奏。
披玩再三。嘉叹无已。
想宜知悉。冬寒。
卿比平安好。遣书。
指不多及。懿夫地出灵阜。
天开洞宫。三皇之前。
真圣非一。莫匪乘虚蹑景。
出有入无。虽或挂于传闻。
不可知其名氏。皆分洞天而理。
即大涤居其一焉。天柱观即汉以来。
迄于唐室。修真之士。
继蹑清尘。当四方俶扰之时。
见一境希夷之趣。今也仙宫岳立。
高道云屯。六时而钟磬无虚。
八节之修斋罔阙。有以保国家之景祚。
福两府之蒸黎。今统吴越之山河。
官超极品。上奉宗社。
次及军民。莫不虔仰神灵。
遵行大道时也。圣明当代。
四海归心。忝蒙委以东南。
封爵功臣。兼颁金券。
家山衣锦。兼两道之油幢。
上承一人倚注之恩次乃是正真护持之力。元元至圣崇敬福生大道真科。
是无为化致乃及身于此。合刊贞石。
用俟后贤。时光化三年七月十五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