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景玺书 后周 · 柴荣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六
顷自有唐失御。
天步方艰。
巢蔡丧乱之馀。
朱李战争之后。
中夏多故。
六纪于兹。
海县瓜分。
英豪鼎峙。
自为声教。
各擅蒸黎。
连衡而交结四夷。
乘衅而凭陵上国。
华风不竞。
否运所钟。
凡百有心。
孰不兴愤。
朕猥承先训。
永图。
德不迨于前王。
道未方于往古。
然而擅一百州之富庶。
握三十万之甲兵。
农战交修。
士卒乐用。
思欲报累朝之宿怨。
刷万姓之包羞。
是以践位巳来。
怀安不暇。
破幽并之巨寇。
秦凤之全封。
兵不告疲。
民有馀力。
一昨回军陇上。
问罪江干。
我实有辞。
咎将安执。
朕亲提金鼓。
寻渡淮淝。
上顺天心。
下符人欲。
前锋所向。
彼寇无遗。
弃甲僵尸。
盈川谷。
收城徇地。
巳过滁阳
岂有落其爪牙。
折其羽翼。
溃其心腹。
扼其吭喉。
而能不亡者哉。
早者泗州主将递送到书一函。
寻又使钟谟李德明至。
赍所上表。
及贡奉衣服腰带金银器币茶药牛酒等。
近差健步进到第二表。
今月十六日使人孙晟等至。
赍到第三表。
及进奉金银等。
并到行朝。
观其降身听命。
引咎告穷。
所谓君子见几。
不俟终日。
苟非达识。
孰能若斯。
但以奋武兴戎。
所以讨不服。
惇信明义
所以来远人
五帝三王。
盛德大业。
常用此道。
以正万邦。
朕今躬统戎师。
龚行讨伐。
告于郊庙社稷。
询于将相公卿。
天诱其衷。
国无异论。
苟不能恢复外地。
申画边疆。
便议班师。
真同戏剧。
则何以光祖宗之烈。
厌士庶之心。
匪徒违天。
兼且咈众。
但以淮南部内。
巳定六州。
庐寿濠黄。
大军悉集。
指期尅日。
拉朽焚枯。
其馀数城。
非足介意。
必若尽淮甸之土地。
为大国之提封。
犹是远图。
岂同迷复。
如此。
江南吏卒。
悉遣放还。
江北军民。
并当留住。
免违物类之性。
安乡土之情。
至于削去尊称。
愿输臣礼。
非无故事。
实有前规。
萧察奉周。
不失附庸之道。
孙权事魏。
自同藩国之仪。
古也虽然。
今则不取。
但存帝号。
何爽岁寒。
倘坚事大之心。
终不迫人于险。
事实真悫。
词匪枝游。
俟诸郡之悉来。
即大军之立罢。
质于天地。
信若丹青。
我无彼欺。
尔无我诈。
言尽于此。
更不繁云。
苟曰未然。
请从兹绝。
窃以阳春在候。
庶务萦思。
愿无废于节宣。
更自期于爱重。
音尘匪远。
风壤犹殊。
翘想所深。
劳于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