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汴州大赦德音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
仗顺讨逆。少康所以诛有穷。
缵业承基光武所以灭新莽
咸以中兴景命。再造皇猷。
经纶于草昧之中。式遏于乱略之际。
朕以钦承大宝。显鸿庥。
虽继前修。固惭凉德。
此以誓平元恶。期复本朝。
属四海之阽危。允万邦之推戴。
近自亲提组练。径扫氛妖。
振已坠之皇纲。殄偷安之寇孽。
国雠方雪。帝道爰开。
拯编氓覆溺之艰。救率土倒悬之苦。
粤自朱温搆逆。友贞嗣凶。
篡杀二君。隳残九庙。
虺毒久伤于宇宙。狼贪肆噬于华夷。
剥丧元良。淩辱神主。
帝里动离之叹。朝廷多栋桡之危。
弃德崇奸。穷兵黩武。
战士疲劳于力役。蒸民耗竭其膏腴。
言念于斯。轸伤弥切。
今则已枭逆竖。大豁群情。
睹历数之有归。显神灵之匪昧。
得不临深表志。驭朽为怀。
将宏济于艰难。宜特行于眚宥。
应伪命流贬责授官等。已经量移。
并可复资。徒流人放归乡里。
京畿及诸道见禁囚徒。大辟罪降从流。
流已下并赦除之。其郑珏等一十一人。
未在移复之限。懋德赏功。
百王明训。疏封列爵
国有通规。应扈从征讨将校
及诸官员职掌军将节级马步兵士。
河北诸处屯驻守戍兵士等。皆情坚破敌。
茂平雠。副予戡定之谋。
显尔忠勤之节。并据等第。
续议奖酬。其有交锋战阵。
没于王事。未经追赠者。
各与赠官。如有子孙成立堪任使者
并量才甄录。叛之则惩。
服之则舍。盖前经之奥旨。
为当代之通规。既属纂承。
是务遵守。应旧伪庭位居藩翰
任处专城。或掌握兵权。
或捍防边鄙。各为其主。
以全其名。既解甲以归明。
或飞章而送款。变通斯睹。
忠节可嘉。其逐处节度观察防禦团练等使。
及诸州刺史监押。及伪庭先差出行营将校都监等。
并颁恩诏。不议改更。
仍许且称旧衔。当别加新命。
理国之道。莫若安民。
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庶遂息肩之愿。冀谐鼓腹之谣。
应诸道户口。宜并罢其差役。
各务营农。所系残欠税赋。
及诸务悬欠。积年课利。
及公私债负等。其汴州城内。
自收复日已前。并不在徵理之限。
应天下诸道。自壬午年十二月已前并放。
其兵戈蹂躏之地。水旱灾沴之乡。
苗稼不登。赋徵既减。
应今年霜旱所损田苗处。检覆不虚。
便据亩陇蠲免。兼北京河北
先为祅祲未平。配买征马。
如有未请却官本钱。及买马不迨者。
可并放免。往哲宏仁。
有兴灭继绝之道。前王恻隐。
垂矜孤恤寡之文。应有本朝宗属。
及内外文武臣寮。被朱温无辜屠害者。
并可追赠之。如有子孙及本身逃难于诸处漂寓者。
并所在寻访。津送阙庭。
当行升陟。其有义夫节妇。
孝子顺孙。并宜旌表门闾。
量加赈给。或𩻴寡孤独无所告者。
仰所在各议拯救。或有身过八十者。
免一子从征。殷王以恩推解网。
并务好生。帝尧以引过责躬。
乃思含垢。应有先投过伪庭将校官吏等。
一切不问事由。无令辄有恐动。
侧席求贤。将臻至理。
悬旌进善。或赞鸿猷。
应名德有称。才艺可取。
或隐居朝市。或遁迹林泉。
并仰逐处长吏。遍加搜访。
津致赴阙。朕当量才任使。
兼伪庭僭逆以来。凡有冤抑沈滞之人。
宜并特与申雪。仍加迁陟。
封遗冢而葬枯骨。义出周王
祀名山而祭大川。礼传虞帝。
既立规于前古。足垂训于后昆。
应所在贤士邱坟。并仰闻奏。
当议封树。或有暴露骸骨。
亦委逐处葬埋。或有百神祠宇。
不得有亏时祭。应德音内有节文不该者。
并仰所司重具起请。分析闻奏。
当议施行。于戏。
患难以平。咸自忠良之力。
疮痍未息。宜施抚育之恩。
更在文武元臣。中外耆德。
睹覆亡而立戒。竭忠荩以为谋。
无纵骄矜。须知廉慎。
同致升平之道。永全开创之功。
布告遐迩。当体朕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