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 隋 · 阙名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九
功斯□有道存焉,其义大矣。
至若□□之职掌士□□□□□□□□□□□□□□□□□□民庶夫弘割舍之业,宁崇劝导之旨?
自智桥孤耸,宝航独泛,引邪迷于觉路,拔沉溺于死河,无尽慧灯,散照百丈之室,上妙甘露,流布娑婆之境。
我皇帝垂衣秉历,纽地补天,二曜连晖,五精合彩,轻徭缓赋,仁被草木,好生恶杀,泽及豚鱼,洒法雨以润群生,建宝幢而导黔首。
四民仰化,九服从风。
洺州南和县者,星膺胃昴,地连赵魏,水陆交会,人物殷阜。
斜眺衡彰,金凤凌波而曜色;
却瞻瀛碣,玉马映雪以腾光。
于斯时也,使持节仪同三司刺史辛公,以明德上才,褰帷此境。
公名悫,字士信陇西狄道人,风神秀起,雄图杰出,博览书传,总括艺能,行成规矩,言为楷则,是以曳裾棘座,高步礼闱,市朝迁革,位望弥重,自建旟之部,威惠俱行,明闲宪章,深练治体,推诚化下,竭心奉上,奸豪悚叠,黎庶来苏。
军将军司马田威,冯翊广阳人也,志业平允,操履廉白。
举目持纲,弼谐蕃政,野绝带牛之暴,市息饮羊之欺。
又有宣威将军县令马君,以美誉清风,制锦斯邑。
君名晔,字士晖扶风始平人,器量宏深,风韵清举,信义闻于州里,孝弟著于闺门,历官二朝,频宰三邑,明于剖断,善于绥养,留心庶狱,小大以情,寇盗出奔,囹圄空寂。
故使乡闾敦睦,风俗和平,家识廉耻,人知礼让。
芃芃之,竞秀两岐;
泄泄之雉,共檦三异。
县尉兖州邹县孔经,泗州高平县魏君遐,并地望清华,人才谨素,当官理剧,烦而不拥。
县城之北,有澧水焉。
其水也,上引七里之源,旁吸百原之口,控清引浊,冬温夏凉。
濆粒朝兴,则白日昼暗;
澄波夕映,则朱霞夜朗。
厥水之上,虽有旧桥,每经泛长,隋流《漂寸》坏,车牛陷溺,行李嗟辛。
有县老人宋文彪等,悟镜像之非真,知水泡之难住,薰修十善,回向一乘,各竭资产,兼相劝化,敬造石桥,以济行者。
开皇十一年,龙集于渊献,月缠于降娄,爰共经始,数年乃就。
碧柱浮空,烟云等色;
金堤枕浦,杞柳交阴。
浩浩乎似应龙之导盟津,峨峨乎若灵鳌之冠方丈。
以此善因,广渡危难。
仰愿皇帝陛下,尊居太一,道迈虞唐;
皇后配象阴精,德高任似;
皇太子比曜前星,三善光备;
内外文武,州县官僚,法界含生,咸蒙斯福。
窃以洛阳路首,尚传超石之书,城都柱上,犹题长卿之笔,况复业隆遂古,功济生民,不有檦扬,孰弘劝奖?
于是立碑路侧,以彰厥庸,树之风声,悬诸日月。
其词曰:
星汉西转,川渎东倾。
疏通云及,津梁乃成。
攸攸行道,隐隐车声。
虽言利济,讵免危城(其一)
大悲拯物,宝珠斯现。
泻水疑瓶,□花似□。
深□利□,广开方便。
善断疑网,能除毒箭(其二)
我皇负扆,君临万方。
下调玉烛,上叶珠囊。
白环献祉,丹书效祥。
藻心玄寂,迈彼轮王(其三)
邯郸北走,澧源旁射。
桑麻隐映,川畴平易。
是称爽垲,实为滋液。
士女连衽,车马叠迹(其四)
明州,垂恩不已。
忧国若家,视民如子。
温其玉润,油然云起。
竹马赴期,蒲鞭示耻(其五)
穆穆良宰,达于从政
导之礼乐,申以法令。
行合韦弦,清同水镜。
盗贼休止,黔黎歌咏(其六)
有国耆老,闾阎俊民。
断除三毒,归依四真。
故楼危坏,悯彼沉沦。
烁金运石,共造良因(其七)
洪基蹇产,飞梁□□。
□固□□,□□隐□。
□□□□,□□□□。
□□□□,□□仁□(其八)
按:碑拓本